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背景
(1)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分解,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3)从19世纪60年代起,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2.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表现
(1)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一定发展。
(2)农村的家庭手工业遭到破坏,城市手工业也受到沉重打击。
(3)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
(4)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4.影响: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1.原因
(1)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尤其是自然经济的破坏。
(2)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的促进。
2.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
3.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4.途径
(1)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
(2)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5.主要企业
(1)1866年,铁匠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虹口创办发昌机器厂。
(2)1873年,陈启源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6.特点
(1)发展速度慢,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