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不求甚解》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不求甚解》教案教学设计第1页

《不求甚解》教案

永兴县文昌中学 张 匆

教学目的:

1.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

2.学习针对对方认识过程的逻辑错误展开反驳的方法。

3.学习并掌握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

4.讨论交流阅读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

2.学习针对对方认识过程的逻辑错误展开反驳的方法。

3.学习并掌握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针对对方认识过程的逻辑错误展开反驳的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朗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个老太太做寿,满堂儿孙、亲戚朋友都纷纷送礼、问候。请唐伯虎来作诗,他第一句就说"这个婆娘不是人!"大家听了很震惊,都斥责这个人胡言乱语。客人说:"别急,请听下一句--九天仙女下凡尘!"好!好!众人转过了神,夸赞起来。唐伯虎又道:"儿孙个个都是贼!"这下老太太的儿孙可不干了,围过来要揍他。客人又说:"别忙--偷来蟠桃献母亲!"儿孙一听又乐了。众人都赞扬这首诗做得好。

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如果只看到第一句或第三句就认为是在骂人,便会误解。只有四句一起看,才发现是赞美的诗。所以我们看问题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能根据只言片语就妄加判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不求甚解》就是批驳根据只言片语就妄加判断的现象。

二、基础知识

1、解题

不求甚解:读书不追求过分的理解,只领会要旨,不过分的在字句上下功夫。现多指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2、作者介绍:

邓拓,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笔名马南邨、向阳生等。建国后历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即遭迫害,1966年5月18日含冤去世,主要著作有《中国救荒史》、《燕山夜话》、《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等,并与吴晗、廖沫沙合写《三家村札记》,1944年主持编辑了第一部《毛泽东选集》。

3、字词

4、文体知识

驳论文:

是指先提出对方错误的观点,加以直接批驳或者间接批驳;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以便驳倒对方错误的论点。

杂文:

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杂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