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说课
1 教学目标
111 知识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了解吸热反放热反应;
(2)了解燃料的燃烧条件,了解燃料充分燃烧件;
(3)了解煤的综合利用等新技术。
112 能力目标
(1)通过对专题的资料收集和课堂表述,培养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2)通过把演示实验设计成学生分组实验,培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学思想方法;
(3)通过以小组合作形式的研究性学习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探究性学习识。
113 德育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使学生增强节约能源、保护的意识;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增强对化学的好奇求知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发展学生善于合作、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 教材分析
211 教材的内容和特点
(1)内容:本书内容选自高中化学课本(必修)册第一章第三节,教材的主要内容为化学反应
能量变化和燃料的充分燃烧,授课安排为1课(2)特点:本节内容有关理论的教学要求并不
重视对学生进行能量观点的教育;本节内容较渗透了化学社会学的观点,联系实际的面较宽;
内容还安排了一个"要求学生就家庭所用燃料进行调查"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312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作为高中化学的第一章内容,在全书乃至整个高中化学中都占有特殊的地位。本节内容作为连接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纽带",正好符合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需求,对燃烧、能量等的再认识给学生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感觉,能激励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来学习化学;本节内容较多地渗透着化学社会学的观点,密切联系着资源、能源和环保等当今社会热点问题,正好符合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需求,增强学生"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的信念,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13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2)难点:化学反应中能量观点的建立。
3 教法设计
311 新课的引入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课前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领取"常见的能
源有哪些"、"初中学过的燃烧反应有哪些"、"我国的煤炭储量及分布情况"、"能源的利用与人类进步"等资料收集任务,每个小组推选一人在课堂上作简短汇报(每人限时15分钟),教师评价总结后引入新课。这样处理能让学生学会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并1用化学语言进行表述,了解化学与社会和科技的密切联系。
(投影:课本图113近年来我国化石燃料和水电能源的消耗构成示意图2)
(多媒体演示:课本的阅读材料-能源的利用与人类的进步)
3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采取"引导-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
在已准备好所需化学物品的前提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得出:铝片与盐酸的反应要放热,使溶液的温度升高;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要吸热,使玻璃片上的水结成冰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化学反应伴有能量变化,常常表现为热量的放出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