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教案: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教案2
2019-2020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教案: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教案2第1页

基

息 名称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执教者 课时: 所属教材

目录 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 学情

分析 学习主体:高一年级下学期的文科生。求知欲强,学习热情高。他们对于荒漠化的成因危害治理措施有些表浅的了解,还没有掌握认识区域的方法对西北地区整体干旱的环境有所了解但对于形成原因并不清楚,对此必然充满好奇和探究的欲望。在学习能力上也具备了应用材料分析现象,总结规律的能力。经过上学期的练习,已经初步掌握了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 教学

目标

1、通过对我国各种荒漠化现象的感性认识,理解荒漠化的含义

2、通过对我国西本地区荒漠化自然因素的分析,进一步认识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通过绘制额济纳河流域"过度开垦"原因和影响的思维导图,了解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帮助学生掌握绘制思维导图这种高效的学习方法,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科学的环境观。

4、通过案例分析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在小组讨论、学生互评等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小组合作意识,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荒漠化形成的成因;荒漠化的防治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1、采用学案导学法。以内蒙古额济纳旗胡杨林为线索,引导学生探讨荒漠化的成因和治理方法。根据课标要求和本节目标,对课本素材进行截取,增加内蒙古额济纳旗胡杨林的过去现在面临的问题和开发方面的新材料,重新整合出 "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2、难点:荒漠化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各个教材版本均不相同。

   突破策略:根据文科生的需要,罗列出我国荒漠化的表现,通过材料和图片感性的了解广义荒漠化,然后通过老师思维导图法解读荒漠理性掌握荒漠化的本质,也为后续原因分析提供思路。

3、重点:①荒漠化的成因

自然原因:通过读资料学生自己总结自然环境特征表,合作讨论自然环境对当地荒漠化的影响。

人文原因:学生不了解,一般都是机械的记忆书本上的结论。策略采用案例教学法,以额济纳河流域胡杨枯死为例,让同学们自己设身处地的思考当地可能产生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通过层层的设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从点到面的去归纳总结规律。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形成发散思维,知识的迁移的习惯。

②荒漠化的防治

通过原因分析找到荒漠化的原因"人口增长与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找到兼顾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可行性措施,如生态移民、发展旅游业等

4、评价方式:通过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学生自我总结,多角度的评价方式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归纳、表述能力并深化对规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