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国际社会的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教案
【设计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前,学生自主搜集材料,整理记录,制作PPT;课堂上,学生活动、思考、交流、分享、展示,积极参与课堂;课后,学生体验践行,完善相关资料,完成政治小论文。
【设计思路】本课以"习主席2015在国外出访42天的足迹"导入,引出课题"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是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课堂设计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借助图片展示、"学生模拟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活动介绍南海问题争端现状,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领悟主权国家的知识;第二部分是国际组织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堂展示分享,介绍国际组织的概况;第三部分依托习主席2015国外出访之行,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总结中国在联合国及国际社会中发挥的作用。板书设计概括知识,突出教学重难点。最后,学生集体宣誓,自然地升华情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分析南海争端,了解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及其权利与义务;课前搜集材料,了解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与作用;结合习主席2015国外出访的足迹,尤其是出席联合国峰会的活动,理解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收集资料,自主学习、领悟相关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理性分析社会热点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励学生掌握本领,为维护国家主权及领土完整做贡献;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活动及发挥的作用,增强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
【教学过程】
环节一 导入新课
师:2015年习近平在国外的42天是这样度过的:他到访了14个主权国家,还出席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APEC会议、联合国峰会。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设计意图:热点导入,激发学生兴趣,直接切入课题)
环节二 南海争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