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难点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概况、主要内容以及评价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温故知新】
简述19世纪40-90年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知识结构】请完成《金版教程》P59-60 "知识梳理",记忆P60的"知识导图"、P60-61"二.要点归纳"。
【重点突破】
探究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材料】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为"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探究二: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材料一】反动军阀污蔑新文化运动是"异端邪说"、"洪水猛兽",守旧派文人甚至谩骂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是"众叛亲离","人头畜鸣" 。
【材料二】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考,在300名应试者中崇拜孔孟者有218人。1924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纪念的一份民意测验中,孔子、庄周各得1票。--1919年的《新诗年选》
【材料三】《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的"良师益友"。毛泽东说看的谈的讨论的都是《新青年》。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材料四】中国存亡,就在这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1919年五四运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节选)
【材料五】1919年5月,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第一次较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