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 人教版必修3 群落的演替 教案(1)
2017-2018学年 人教版必修3 群落的演替 教案(1)第1页



课 题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第 1教时 教学目标 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重、难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回顾群落水平研究的几个问题,引出群落的演替的学习。

案例引入:展示教材中的"问题探讨"的案例,分析案例:

1、火山为爆发前,该地区的所有生物是不是群落?

2、开始长出小草、蜘蛛是否一个群落?

3、最后形成的小树林是不是原来的那个群落?

  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了变化,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后讲解演替的概念。

设疑:生物是如何在裸露的岩石上一步步定居的?

展示教材"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逐步层层分析:

思考讨论:

1、为什么在裸岩上首先定居的是地衣?

2、苔藓出现后,和地衣的种间关系是什么?他们竞争的是什么?哪个有优势?

3、有机物增加,为什么微生物也增加?

4、出现草本后,草本、苔藓、地衣哪个竞争阳光有优势?

5、从地衣阶段到苔藓阶段到草本植物阶段,演替过程中土壤怎么变化?生物的种类数量怎么变化?植物变化有什么特点?

6、灌木阶段群落已经相对比较稳定,还有没有比灌木更有竞争力的植物类群?

7、在森林阶段,还能否找到地衣、苔藓、草本、灌木?

小结:光裸岩石上发生的演替过程。

阅读思考:

讲解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提问:

1、 与"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相比较,分析共同点和不同点。

2、 分析为什么两者的演替起点不同?

3、 火山爆发后,裸岩上发生的演替还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吗?农田是人类对自然群落进行改造的产物,在农田上群落的演替能否恢复为原有的自然群落呢?

师生共同归纳: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概念及区别。

分析讨论:

分析讨论教材中"践踏对草地群落的影响"的素材。

分析与归纳:

学生观看图片等相关资料,分析人类活动对草原、森林、水域生物群落的影响。

师生归纳:(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

(2)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讲解有关"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资料,课堂上交流。

教师点拨:人类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求得一时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致力于生活环境的改善。

课堂自测:课本P82页练习及金榜前面的基础知识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