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教案
教学设想:本着实用、有效的原则,尽量减少课外延伸,加大文本研读比重。通过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展示环节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披文入情,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和文本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1、领悟语言文字的内涵。
2、感悟作者对人文精神的理性思考。
教学重难点:
1、品读优美的语言,分析修辞手法。
2、分析句子的深刻内涵,体悟作者的思想观点。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 讨论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板书
教学流程:
准备工作:
1、课前三分钟国学诵读。
2、课上生字词听写,夯实基础。
3、比较本文与以前所学文章的不同,初步了解余秋雨散文的特点。
整体感知课文:
1、集体诵读《你是河神》(节选),初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熟悉情况。
(1)诗中的"你"指谁?什么身份?干了什么事?有什么影响?留下了什么经验?诗中的"标本""标尺"和课文中哪个词语对应?诗中的"因势而利导,就地而筑堤"," 你是郡守,你守住了老百姓的心"分别指什么?
此题设置比较简单,只有最后一问比较抽象。
参考答案:被老百姓尊奉为神,被永远铭记。
(2)思考:既然文章是围绕李冰治水展开叙述的,我们把题目改成《李冰》或者《水神李冰》好不好?为什么?
此题可以考察学生对文本的掌握情况。需要理性作答,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
①都江堰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作者情感的基点和源泉。
②文章刻画的并非李冰一人,而是群像,引发的是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像其他作品一样,思路为物------人-------历史。
2、概括文意,简单把握行文思路以及第一部分的表现手法。
局部探究:
提供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文本,找准探究点。
(1)朗读分析关于都江堰的水的描写。通过寻找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分析修辞手法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2 )通过学生交流展示不懂得字词句,进一步理解文本思想,体会作者写作意图。
学生可能提到的句子及参考答案:
①没有证据可以说明李冰的政治才能,但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赞扬李冰作为郡守,把为民造福作为自己的职责,表现了人格的高尚和作风的廉洁。同时,作者也暗暗抨击了官场的黑暗现象。
②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
长锸与金杖玉玺的辩论其实是务真求实、为民造福与立身、立名的区别。这种辩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