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新授课导学案
【课 题】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2007年 月 日
【考纲目标】
考点分布 考点细化 高考要求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的育种原理及其实例
Ⅱ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 Ⅰ 【诱思探究】
一、选择育种
利用 ,通过长期 ,汰劣留良,培育优良品种。缺点是不仅 ,而且 。
二、杂交育种
1、杂交育种:是将 或 品种的 通过 集中在一起,再经过 和 ,获得 的方法。
2.过程:
现有两个纯种的小麦,一为高秆(D)抗锈病(T);另一为矮秆(d)易染锈病(t),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如何获得矮秆抗锈病的新类型?
(1)应采取的步骤是:①先让两纯种亲本进行 ,得到F1。
②再将F1进行 ,得到F2。
③将F2种植,从中选育出 新类型。
(2)过程如右图,请回答:
①过程表示 ;
②过程表示 ;
③过程表示 。
④写出图中F2表现型及其比例。
⑤从F2代中选出矮秆抗锈病的个体,基因型为 ,能否立即推广?
⑥怎样处理才能得到比较纯的矮秆抗锈病个体?
3、杂交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
4、杂交育种的优点:使位于不同个体上的_________集中在 上,即"集优"。预见性强。
5、杂交育种的不足:不能创造出新的_________,进程缓慢,过程繁琐,后代易出现 。
6、应用:在农业生产中,杂交育种是 的常规方法。杂交育种的方法也用于 的育种。
针对性练习1 在杂交育种工作中,选择通常从哪一代开始,理由是什么?
A.F1 基因出现重组 B.F1 性状开始分离 C.F2 性状开始分离 D.P 基因开始分离
说明:
①该方法常用于:
a.同一物种不同品种的个体间,;
b.亲缘关系较近的不同物种个体间(为了使后代可育,应做染色体加倍处理,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