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和科技
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江苏省仪征中学 王玉兵(211900)
[课标要求]
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知识结构]
(一)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兴办
1.背景:新中国的成立;人民政府的重视。
2.内容(措施、方针)
(1)过渡时期(序幕):制度与扫盲
①确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
A、《共同纲领》对文化教育方针的规定: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 的文化教育。
B、对旧教育的彻底改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建立新的教育管理制度。
C、积极改革学制:完成从 向 和 的转变。
②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开展扫盲和识字教育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方针与探索
①教育性质的确定:1954年宪法,正式确定教育 的性质。
②1957年2月,毛泽东提出全面教育方针
A、内容:"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 、 、 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书上74页。)
B、作用:是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③刘少奇的倡导
A、进行全日制的学校和半工半读的学校" "和" "探索。
B、作用:为中国普及教育、改变教育脱离生产实际和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可贵的指导。
3."文革"前十七年的教育成就
(1)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 。
(2)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
(二)"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十年教育"浩劫")
1."文革"对教育的破坏
(1)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得到了锻炼,作出了贡献,暂时缓解了社会问题;但使大批知识青年失去在校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造成人才断层,影响国家现代化建设。
(2)"教育革命"在全国展开
①学校领导体制:大中学校由"工宣队"管理;农村学校归贫下中农管理。
②教学体制:"开门办学"。
③扭曲高校招生制度:各地纷纷创办"七二一工人大学";废除升学考试制度。
2.影响
"文革"使中国的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在一个时期内出现" "、" "的局面,严重影响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