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鲁教版 第五单元+第一课+气象与水文灾害及其防治-新课标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1同步教学导学案(全册)
2018--2019学年 鲁教版 第五单元+第一课+气象与水文灾害及其防治-新课标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1同步教学导学案(全册)第1页

第五单元 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一课 气象与水文灾害及其防治

课标要求

(2017版)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江苏课程调整方案

(2018版)   本内容为"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危害,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常见自然自然灾害包括旱涝、台风、寒潮和地震灾害。 教材分析   《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只讲述了洪涝灾害,对于其他灾害涉猎较少,需要教师自行组织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

  知识学情:本课较为驳杂,知识图谱也很复杂,不只是要讲灾害,还牵涉到灾害背后的成因、防治,需地形、气候等知识多管齐下才可。   班级情况:高一(1)至高一(4)班学生对于本课只有一个大概的概念,对于灾害的认知也较为浅显,故而应该大讲特讲,讲透讲明! 学习目标 1.人地协调观

2.综合思维 学生能根据图文材料,大致判断出灾害类型,并根据初中所学气候、地形、水文等知识,简单列举几条成因,给出几条防治措施。在这其中需树立"环保意识""危机意识"。 3.区域认知 学生能大致对应各区域所具有的典型灾害类型、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4.地理实践力 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针对特定灾害,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重点 旱涝、台风、寒潮和地震灾害的成因及其防治 学习难点 大致判断出中国各区域灾害类型及其成因,并给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诵读预热   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情,教师可自主的印制一定的诵读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知识。   展示导入   教师自行选取合适的文字、图形、动画等材料,自然导入本课。   预习与填空 自然灾害 成因 时空分布 危害 防治措施 洪涝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 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春季在珠江流域,夏秋季在江淮、北方和西南地区 淹没工厂和农田,造成作物减产;破坏基础设施,有的会危及人们的生命 加强暴雨的监测和预报;防洪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台风 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每年夏秋季节,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海南、福建、浙江等省区 掀翻海上巨轮,使地面建筑物和通信设施受到严重损害,还会造成河堤决口,水库崩溃,洪水泛滥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及时发布台风预报和警报 干旱 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 华北地区多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伏旱 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改变农业结构;选择耐旱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营造防护林 寒潮 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现象 主要发生在冬半年;由东北到海南逐渐变弱 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信和建筑受到很大影响 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及早防护   

   备注与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