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识要求:天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根本和直接原因过程和结果;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评价;《资政新篇》的意义;天京变乱及之后领导核心的重建;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
(2)能力要求:①通过对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一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识图和用图的能力;②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④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所体现出的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③探究太平天国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使学生感知、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
(3)通过填写北伐、东征和西征简表,教会学生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
(4)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原因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它是在中国刚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时,农民阶级首先承担起反对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任务。时代赋予了太平天国运动新的特点。
(2)《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但它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现。通过对《资政新篇》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时代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天京变乱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2.难点:拜上帝教的宗教理论;对《天朝田亩制度》革命性和局限性的分析;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的根本原因。
三、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图示法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器具:多媒体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