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国别体史书《战国策》的基本特点以及史学与文学价值。
2.读准"淬""忤""徵""陛""卒""提""创""揕""拊"等字音,掌握"涕""币""穷困""偏袒""郎中""提"等古今异义以及"顾"等字的一词多义,梳理"乃、以、而、于"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省略介词宾语、省略介词"于"、承前省略主语、定语后置等文言语法现象。
3.圈点注批文中重要词语、精彩句子和段落,摘抄积累;反复诵读全文,背诵"易水诀别"一段,赏析其场面描写情景交融的特点与效果。
4.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荆轲廷刺秦王一段,尽量直译,字字落实。
5.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用四字短语概括故事情节,理解故事情节的完整性与人物性格刻画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1.从故事完整叙述中,理解荆轲的性格特征,重点品析"廷刺秦王"一段的惊险场景与荆轲的沉着镇定、英勇无畏,揣摩其"笑、骂"等词的含义。
2.文言词语积累
【教学难点】文言词语积累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一、介绍《战国策》与故事背景 1.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参与介绍《战国策》;
2.补充讲解《战国策》(课件展示)
《战国策》是一部历史学著作,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3.补充讲解故事背景(课件展示地图等) 1.阅读,参与介绍。
2.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