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教案
第三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教学设计(一)
整体设计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含义,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和溶液稀释时有关的计算。
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初步学会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和技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概念的学习和溶液的配制,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自然科学的思想。从概念的应用中,培养逻辑思维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通过实验的教学培养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以及独立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溶液配制实验,体验化学实验的严谨性,学会反思、评价实验情况,提高实验探究和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在合作与交流中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培养学习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以及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在实验探究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教学难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教学准备
实验仪器:100 mL的容量瓶,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托盘天平,量筒,两张大小相同的纸片。
所需药品:氯化钠固体,蒸馏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学习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这种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可以计算一定质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讨论]如何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如何从该溶液中取出含0.1 mol NaCl的溶液?
[分析]配制溶液:先称取20 g NaCl放入烧杯中,再加入80 g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先算出100 g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中含有NaCl的物质的量,然后换算出含0.1 mol NaCl的溶液的质量,最后用托盘天平称出相应质量的溶液。
推进新课
显然上述过程较为繁琐,由此可见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实际使用时有很多不便之处。很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对于溶液我们通常不称其质量,而是量它的体积。同时,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物质的量相互间有一定的关系。能不能通过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就知道其中含有多少摩尔溶质呢?为此我们要引入一个新的表示溶液浓度的物理量。
[探究]如何设置一个物理量,使溶质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联系起来。注意以下几点:
1.我们量取一定体积时通过这个物理量就可以很快地知道溶质的物质的量。
2.我们要取若干物质的量的溶质时,通过这个物理量就可以知道要量取多少体积的溶液。
[分析]为了达到上述取液目的,我们只要知道一定体积的溶液里含有多少摩尔溶质即可,这在化学上叫做物质的量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