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鲁人版(08版))
必修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鲁人版(08版))第1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案导学

一、学习目标

1.积累本课相关词语、文学文体知识:

词语:繁芜丛杂 豁然开朗 浅尝辄止 坚韧不拔 卓有成效 诽谤 诅咒 永垂不朽

2.认识马克思的伟大历史功绩

3.落实本单元训练要点

二、学习过程

(一)、作家作品

  恩格斯(1820-1895)生于德国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一个纺织厂主的家庭。青年时代思想活跃,到1844年基本完成了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

1844年8月底,恩格斯从英国回国,途径巴黎时见到马克思,从此两位伟人并肩战斗了近40年,成为亲密无间的战友。

  在1844-1883年间,与马克思合写了大量的革命著作,其中包括《共产党宣言》等。此外还独立写作了大量的革命理论文章。

  1883年马克思逝世,在此后的十几年里,恩格斯肩负着宣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重任。这位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一直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二)、写作背景:

  1883年3月15日马克思客逝去伦敦,17日在伦敦郊的海格特公墓举行葬礼。思格斯在葬礼上发表了这一篇著名的讲话。

  作者身在墓地,直面墓穴,其情感是极其复杂的。他最悲痛,也最清醒。他悲痛自己的亲密朋友 马克思的逝世,他清楚马克思的逝世所形成的巨大损失,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革命重担。特定的环境、场合、情感、目的和他的特定的身份,决定了这篇演讲的内容与特色。

(三)、文体特点

  本文是一篇演讲稿,也是一篇悼词,又是一篇论证性的文章。

  作为悼词,开头一般介绍逝者及死去时间、地点或原因,然后概括追述逝者的生平,突出其成就、功绩、贡献并简要作出评价,最后表达深切的哀悼之情,或对参与追悼的人提出希望等。

  作为演讲稿(演说辞,)应面向听众,有针对性感情真挚,语言通俗。往往开门见山,找出全篇的中心,然后围绕中心,逐层展开,或说明、或议论,结尾往往要重申中心,使听众有深刻印象。

  本文作为悼词,作为演说辞,除具有上述文体特点外,重点是论证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历史贡献,感情真挚,论证有力,使人对马克思肃然起敬、无限追念,并深受鼓舞。

(四)、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字形、注音、释义均正确的一项是( )

  A.纷繁芜杂(wú):形容草木茂盛,多而杂。

  肤浅(fū):形容理解不深。

  嫉恨(jí):嫉妒,愤恨。

  独到(dào):与众不同的,多指好的。

B.豁然开朗(huò):形容开阔或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