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对客观事物、客观事理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2.提高构思能力,养成先想后写、先列提纲后成文的良好写作习惯。
3.模仿典范作品的结构形式,学习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等常见的议论文的结构形式。
4.通过阅读和写作,逐步提高对结构的作用和结构的一般规律的认识。
[专题扫描]
从我们写作的实际情况来看,一篇文章,无论思想内容有多好,无论词句有多优美,必须全篇组织得好。层层段段,安排得清清楚楚,有条不紊,详略得当。前前后后,联系紧密,没有前后脱节的地方,没有丢三落四的情形,没有拖泥带水的毛病,读者读了才能得到清晰明确的印象。
写文章和盖房子一样,我们评价一幢房子的好坏,其标准之一就是结构是否合理。文章也要看结构。文章的结构是要为文章观点的表达服务的。要使观点表达得明确、透彻,除了注意语言的运用以外,结构上也必须力求完整、严密和条理清楚。
议论文必须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而有理、有据须建立在言之有序的基础之上。这"序"就是结构。写文章之前必须对整篇文章有一个合理的总体构想,先要作一番布置。整体内容确定以后,还要考虑分成几个部分来写,等等。写作过程中必须遵循这种构想,文章完成时要体现这种构想。
议论文的结构,首先要符合客观事物、客观事理本身的内部规律,所以议论文的结构安排,必须建立在对客观事物、客观事理深刻洞察的基础上。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对客观事物、客观事理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
议论文的结构安排,还要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或由浅入深,或由此及彼,或由果溯因,或由整体到局部等等。这些都是人们的认识规律在文章中的反映。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明白了一些具体的结构方式,如,递进式、并列式、因果式、总分式等等。但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往往不能灵活运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论证结构方式的选择,最终要取决于议论的思维过程。我们只有清楚认识自己论证的思维过程,才能选择好论证的结构方式,这就是所谓的"内容决定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