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乎往而不可》
重点、难点
1.主要是讲授第1则选文。
2.引导学生理解庄子"安时而处顺"的思想及其启发意义。
3.引导学生领会庄子的奇思奇想。
4.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颐隐于齐,肩高于顶 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 此古之所谓县解也 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
选文解读
庄子力图以他特有的方式和观念,为世人解脱生命的负累。对大多数人来说,人生最大的困境就是病和死,尤其是死。"人固有一死",死永远都是人生不可改变的结局。然而如果对死亡的忧惧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承受的重压的话,那么生命就丧失了强度和韧性。庄子认为,被生死的哀乐捆缚住的人其实在承受着倒悬之苦。
选文1:"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子祀、子舆、子犁、子来,都是虚构的寓言人物。"相与语"就是在一起谈论,"相与"表示同时同地做某件事。"尻(kāo)"指臀部。"莫逆"指意气相投、默契。"首""脊""尻"是构成一个生命有机体的三个部分,偏执任何一个部分都是不可理喻的。子祀、子舆、子犁、子来把"无"当作头,把"生"当作脊,把"死"当作尻,实际上就是把"无""生""死"当作一个整体的不同部分,不偏执其中任何一个。他们又把"死、生、存、亡"当作一个整体。这是更加具体的一种表述。其中的"亡"应当理解为"无"。《庄子·至乐》篇对生命的完整过程有这样一种描述:"......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这里的"无气→无形→无生"阶段对应的是"亡","有气→有形"阶段对应的是"存","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对应的是"生""死";倒过来看,正是"死生存亡(无)"。在现实生活中,死生存亡(无)之中最基本的两个环节是生与死。既然它们是一体的,那么贪生怕死、好生恶死、乐生哀死就都是没有必要的了。──要脊背不要臀部或者要臀部而不要脊背,都是十分荒唐的事情。
"俄而子舆有病,子祀往问之。""俄而"也作"俄尔",意思是不久、顷刻。"问"是问候、慰问的意思。"曰:'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这是子舆说的话。"造物者"就是万物的创造者,在老、庄思想中指道。《庄子·大宗师》说:"夫道,......神鬼神帝,生天生地。"《老子》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的意思大概可以理解为:道产生了一种混沌未分的气("一"),这种混沌未分的气进一步产生了阴气和阳气("二"),阴气和阳气混合又产生了一种和谐的气("三"),这混合阴、阳的和谐的气产生了万物。"拘拘"是"挛缩不申貌"(参阅郭庆藩《庄子集释》),亦即屈曲不伸展的样子。子舆感叹说:"伟大啊那造物者,将把我弄成这种屈曲不伸展的样子!"他究竟变成了什么样子呢?庄子这样写道:"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阴阳之气有沴。""曲偻"指腰弯曲,"发背"指背隆起。"五管在上"指五脏比头都高;"五管"即五官,指心、肝、脾、肺、肾五种内脏器官。"颐隐于齐"指下巴藏到肚脐上,"齐"通"脐"。"肩高于顶"指肩膀高过头顶。"句赘指天"指弯曲的颈椎骨指向天空;"句(gōu)"为弯曲之意,"赘"指颈椎骨。"阴阳之气有沴"指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