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鲁滨孙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是怎样战胜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
3、引导学生学习鲁滨孙面对困难,自强图存的精神,学会自立,学会竞争,学会生存。
教学重点:
1、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
2、感悟鲁滨孙面对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情景导入:
1、导入:
a)当突发事件把你抛入险恶的环境,你能否战胜困难,生存下去?
b)要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在严酷的环境里生存下去?
《鲁滨孙漂流记》讲的就是鲁滨孙在一次乘船前往南美洲的途中,因遭遇风暴失事,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冲到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边。鲁滨孙在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在严酷的生活面前,历尽艰难困苦,战胜种种困难,不但供给了自己日用所需,而且经营了一片肥美的土地,居然在海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才得救回国。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简介鲁滨孙、遇险上岛、建房、安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这篇课文为长篇小说的缩写。所谓缩写,即略去具体情节及细节描写。鲁滨孙在荒无人烟的海岛上不但能够生存下来,而且日子越过越舒服,一住就是二十七年两个月零十九天。讨论为什么他能有这样超强的生存能力?他具有哪些非同寻常的素质?
1、这里要让学生明确:(鲁滨孙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丰富的知识技能。接着分点讨论丰富之。
2、讨论:哪些事例体现出鲁滨孙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课文内的):
(1)面对现实,勇于行动,自己动手创造生存条件。
(2)靠十几粒麦种反复收种,经过四年才吃到自己种的粮食。
(3)发现野人后,克服恐惧,勇敢地与之周旋并救出星期五。
这些说明(鲁滨孙)不等不靠,自己动手走出困境。
3、再请同学讲原著中的有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