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情”阅读与写作专题指导2
高考“真情”阅读与写作专题指导2第1页

高考"真情"阅读与写作专题指导2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俯瞰万象"之写作

写作前言

  高考写作不但要有表达素质,还要有思想素质、思维素质、情感素质等。没有平时大量的课外阅读,没有开阔的生活视野,没有深刻的人生体悟,没有独特的思维视角,没有丰富的想象能力,没有广博的生活积累,仅凭十几年来从课本上学到的一些知识,是很难完成高质量高考作文写作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作文教学的目标:"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高考考纲在"基础等级"中也明确要求高考作文要"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由此,我们在写作教学中,不能仅仅埋头于课本,还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真实地再现生活,真诚地表达感悟,抒写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所谓"真实",就是以自我的心灵之眼觑得生活的原生态;所谓"真诚",就是完全吻合真实心灵的情感和价值取向。通俗地讲,就是要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作文本是精神和情感的自我呈现,本应最能见出多姿多彩的个性和活泼灵动的生气,然而单调、封闭、空虚的高考作文现状却常常让我们失望、忧心。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伪圣化"与"模式化"一直大行其道,作文普遍不重视关心现实和民生。学生喜欢遥想苏轼、李清照、屈原、苏武,来一番虚幻的抒情,发一通宏大的议论。精美言辞下的故作高深,终究掩饰不住生活积累的匮乏和情理的苍白。

  问题的严重性还不仅仅在此,一些阅卷老师在一种错误的衡文标准指导下,将此类作文打出了高分乃至满分,这样的作文经过网络的传布,便产生了巨大的负面示范效应。教师也好,学生也好,往往都错误地以为这就是好作文的样板,以为这就是主流的作文评判标准。于是作文教学在观念上和实践中都堕入了畸形化:思想缺失、个性湮灭、思维僵化、语言枯涩、技巧雷同。最典型的表征就是说假话,虚张声势;说大话,不着边际;说空话,向壁虚造;说套话,人云亦云。我们却常常因文辞亮丽、结构新巧、手法独到而不大计较考纲中所提出的"感情真挚"的要求,于是无病呻吟便大行其道,虚情假意便畅通无阻,胡编乱造便颇有市场。这与真正的作文教学是完全背离的。

  教室里培养不出作家,语文老师也不可能成为纯粹的写作教练。作为语文老师倒是应该而且可以把学生的学习空间从教室延伸到生活--自然、社会。这或许是一条治本之道。

佳作共赏

人之常情

  地震后的这些天,我一直被深深地感动着。

  地魔发淫威,天府成地狱。家园被毁,钢筋水泥吞噬了无数同胞的生命。看电视报道,看报纸杂志,黑色的沉重压得人难以呼吸;四面八方的眼睛注视着汶川,千万双手伸向汶川。声声汽笛报道着生者对逝者的哀思。"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悲天悯人、扶危济难,是善良的人们所共有的"人之常情"。

  一个姑娘被困在废墟下,她没有沮丧,没有一丝一毫的绝望。她积蓄足够的力量,不断敲打生命的大门。她说她相信人们一定会来救她的,她用灿烂的笑容和爽朗的笑声告诉每一个人:面对无法预知的灾难,笑是最好的自救。"坦然面对,笑对人生",乐观、坚强,是热爱生命的人们所共有的"人之常情"。

  年轻的军官把失去亲人的痛苦,化作与死神赛跑抢救幸存者的动力;泥泞的山路上,他背着白发苍苍的老人,向安全的港湾停靠。年轻的女警官把嗷嗷待哺的孩子托付给家人,在瓦砾中抱起战胜了震魔的小生命,甘甜的乳汁绽放了天真的花蕾。"最美丽的警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