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粤教版必修四 宝玉挨打 学案(1)
2018-2019学年粤教版必修四 宝玉挨打 学案(1)第1页

《宝玉挨打》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梳理情节,领会作者组织情节波澜的技巧。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3.理解人物矛盾冲突的社会内涵。

二.课文助读

1.走近作者:曹雪芹(约1705-约1763),名霑,字梦阮或芹圃,号雪芹或芹溪居士,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其曾祖曹玺,祖父曹寅,以及父辈曹颙和曹頫,祖孙三代四人,前后任江宁织造历六十余年。曹玺之妻,曹寅之母孙氏,是康熙皇帝小时的保姆之一。曹寅童年还做过康熙皇帝的伴读。由于这种不寻常的关系,曹寅深得康熙的信任和赏识,康熙南巡时曾主持过四次接驾大典。曹寅还在任上主持刊刻过《全唐诗》和《佩文韵府》。曹寅病故后,康熙特命其子曹颙继任江宁织造。不久曹颙病故,康熙又特命曹寅胞弟曹荃之子曹頫过继给曹寅并继任织造之职,直至雍正五年(1727)曹頫被抄家败落为止。曹雪芹或为曹颙的遗腹子,或为曹頫之子。

曹雪芹幼年"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自小生长在一个富贵炫赫而又文化气氛浓郁的贵族家庭,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和熏陶。"秦淮风月忆繁华",当年南方的繁华生活给幼年时代的曹雪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曹家被抄以后,全家北迁,随着家境的日益败落,他也落魄贫居在北京西郊一带,跌落到"举家食粥"的境地。这种根本性的变化,使曹雪芹对封建社会和世态人情有了更深刻、更清醒的认识,从而为他创作《红楼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红楼梦》就是他在北京西郊山村里写成的。

本文节选自《红楼梦》120回本中第33回,即"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宝玉挨打"是小说上半部的一大高潮,写出了宝玉和整个封建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化,随着文中导火索的铺设引发了这一场不可避免的冲突。

2.《红楼梦》简介:《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在充分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的同时,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晴雯、袭人、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不仅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广阔的现实生活图景,而且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仪礼、建筑学、医学、音乐、绘画等,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三、学法指导

  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 情节是由人物之间的关系、矛盾和性格冲突所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住场面;②寻找线索;③理清小说的结构。

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

① 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② 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⒈ 情节的作用

⑴ 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⑵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⑶ 侧面烘托,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⑷ 照应前文。 ⑸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⑹ 刻画人物性格。⑺ 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