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
鲁迅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把抽象深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的方法,体会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对表现思想内容的好处。
2.了解杂文的特点,体会鲁迅杂文犀利、辛辣、幽默的语言特点。
3.学习本文,认清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批判地吸收,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一、 自学引入
由于改革开放,国门敞开,大量国外的东西涌入我国。这涌入的有先进的科技,但同时也有腐朽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
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那么,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鲁迅先生的答案吧
个人简介:
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主要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1921年发表中篇小说集《阿Q正传》,后又著有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等。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
背景链接
《拿来主义》一篇关于继承文化遗产的杂文,作者针对当时国民党政府的媚外卖国政策和一些人的"全盘西化"的主张,也针对革命文化阵营内部的拒绝借鉴、盲目排斥的错误态度,旗帜鲜明地提出"拿来主义"的口号,主张对待外国文化遗产,要采取占有、挑选的态度,既要大胆吸收借鉴,又要作科学分析,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以图改造民族素质,创造民族新文化。
自读课文,思考
1、文章的思路是怎样的?
2、在对待文化遗产方面有哪几种错误的态度?"拿来主义"的含义是什么?
3、在第9段中,作者是怎样用比喻进行论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