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部编版 > 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十四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说课稿
第部编版 > 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十四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说课稿第1页

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张骞通西域及丝绸之路的开辟,密切了中原同西域各民族的联系,也促进了中外不同文明之间的友好往来,在我国古代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此外,通过本课的学习,为以后同类问题的教学起了示范作用。同时,在近两年的中考中,丝绸之路已被纳入重要的考察范围之内。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西汉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2.过程与方法:

识读《敦煌壁画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丝绸之路线路图》《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介绍,使学生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不畏险阻、用于开拓的进取精神。同时,通过学习丝绸之路,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学情分析

该课教学的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而七年级的学生刚进入中学,对历史充满好奇心,但由于地域及环境的限制使得我校的学生知识面窄。同时,也是历史思维养成的阶段。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充知识面。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难点: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五、 教法选择

(一)教学方法

1.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2.亲历角色,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3.创设问题情景,拓宽教学空间。

(二)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

PPT及实物展示葡萄、核桃、石榴及丝绸,并提问学生"老师手里拿的大家日常吃的东西,你们知道产自哪儿吗?你们知道丝绸是哪个国家的吗?为什么现在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穿上丝绸做的服装?"通过实物展示一方面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过渡到本课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