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教版必修五《逍遥游》教案7
2018-2019学年鲁教版必修五《逍遥游》教案7第1页

《庄子及<逍遥游>》教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庄子名、时期等相关情况;

2. 了解《庄子》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3. 熟读、体会并学会运用《庄子》中的部分寓言故事;

4. 熟读《逍遥游》;

5. 理解、积累《逍遥游》中的重点字词及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语法知识;

6. 理解《逍遥游》思想内容,会总结各段大意。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庄子名、时期等相关情况;

2. 了解《逍遥游》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3. 熟读、体会并学会运用《庄子》中的部分寓言故事;

一、 庄子、《庄子》、《逍遥游》简介

1. 庄子,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2. 《庄子》又称《南华经》,现存33篇。有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内篇7篇大体上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3. 《逍遥游》创作背景。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二、 庄子寓言故事选读

拈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