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考点复习指导:正确使用熟语
高三语文考点复习指导:正确使用熟语第1页

高三语文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正确使用熟语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正确使用熟语

二. 教学重、难点

(一)熟语的类型:

 1. 谚语:民间广为流传的通俗简练而意蕴深广的固定词语。有的反映生产生活经验,有的阐发人生哲理。如:二月二,龙抬头;一场秋雨一场寒;女子无才便是德;础润而雨,月晕而风;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 歇后语:是一种诙谐的民间口头语言,具有隐语的性质。仿佛是一个谜语,由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前面的部分用事物构成一个生动形象的譬喻,后面的部分加以判断、推理和解释,有时候不将谜底揭开,或因为大家熟知而获得含蓄的效果,或为了卖关子。除了隐喻,有些歇后语中还有谐音的现象。如: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打破沙锅--纹(问)到底;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十五个桶打水--七上八下。

 3. 惯用语:是一种比喻定型化的具有抽象整体意义的词组。喻体多为民间事物,形式多为三字。学习惯用语既要明白喻体的意义,更要明白其比喻意。如:掺沙子,演双簧,穿小鞋,磨洋工,踢皮球,和稀泥,纸老虎,挤牙膏,跑龙套,碰钉子,泼冷水,敲竹杠,挂羊头卖狗肉。

 4. 格言:是广为流传的富有劝戒、启发、教育作用的短语。由于多为古今中外名人所说,因此具有更多的书面语性质,"朽木不可雕"是格言,而"烂泥扶不上墙"就是谚语。格言的文言性质因其广为使用而显得平易了。

 5. 成语:是一种相习沿用的特殊固定短语,意义上具有整体性,结构上具有凝固性。大多是四个字的,但也有三个字的,如"莫须有"、"落水狗",有五个字的,如"小巫见大巫"、"二桃杀三士",有六个字的,如"既来之,则安之"、"五十步笑百步",有七个字的,如"冒天下之大不韪"、"是可忍,孰不可忍",有八个字的,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有九个字,十个字的甚至十个字以上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其中一些实际上属于惯用语和格言。高考中的成语一般为四字式。

(二)成语的基本特点:

  一般说来,成语具有古语性、定型性、完整性的特点。

  古语性:不少成语中保留了古汉语词语的意思或用古汉语语法结构。如"不过尔尔"中,前一个"尔"是"如此、这样"的意思;后一个"尔"同"耳",相当于"罢了"。意思是"也不过如此而已,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又如"时不我待",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应理解为"时不待我","不我待"是"不待我"的倒装。意思是"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再如"程门立雪""破釜沉舟""始作俑者""期期艾艾"。

定型性:成语的结构不能随意变动,也不能随意换字或增减字。如"入木三分"不能说"三分入木"。"入木三分"来源于古籍记载,说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工人用刀刻时发现墨迹渗入有三分深。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如果说成"三分入木"就不是其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