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日期:2014 年 11 月 20 日 星期 四 第 4 节课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王继柏
课题: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通过分析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这一反应的不同表示方法,了解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变化的优点;理解为什么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变化,并能说出具体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能从定量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了解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知识点(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难点是了解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实验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情景创设:播放视频:神舟九号火箭点火发射升空瞬间。
提出问题:在这项伟大的事件中,有你所了解的有关化学反应的应用吗?
导入新课:我们知道,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能量的转化,可以将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而且转化过程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怎样用化学语言简明、科学地把这些化学反应表示出来呢?
[板书1]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
[基本环节一] 探究表示化学反应的最佳方案
[问题1]你都有哪些方法来表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这一反应?
[巡视1] 个别指导。关注小组展示情况,全班交流。
[问题2]说出你的表示方法能提供给我们哪些信息?讨论一下还有哪些不足?
肯定学生的回答,给以适当的评价及引导。
[问题3]相对来讲哪种方法较好?能不能改进一下使它成为最佳方案?
肯定学生的回答,并给以正确引导。
[过渡1]像2H2+O2点燃 2H2O这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就叫做化学方程式。你能定义化学方程式吗?
[基本环节二]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
[板书2]
一、化学方程式:定义。
投影:以下几个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在化学方程式中,通常用"△"表示反应需要_____,用"↑"或"↓"注明生成物是______或是______,"+"读作______,
"="读作______。
指出: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也不需注"↑"号;同样如果溶液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号。
[小试牛刀1]
1、电解水反应的微观模型表示如图所示,请用化学方程式将它表示出来。
→+
2、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碳+氧气 点燃 水
(巡视并个别指导。)
[过渡2] 提问:从化学方程式
"C+O2点燃 CO2"中,我们能获取哪些信息?
[基本环节三]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意义
[板书3] 宏观
二、化学方
程式意义 微观
质量关系
肯定学生的回答,并给予适当的引导。(例如:反应中各物质的相对质量之比的获取。投影并加以引导:
C+O2 点燃 CO2
粒子数目
相对质量
12 16×2 12+16×2
相对质量之比
12∶32 ∶ 44
引导学生观察(12、32、44)之间的数量关系(12+32=44)及原因(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并指出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的相对质量之比等于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实际质量之比。)
师生共同总结化学方程式C+O2 点燃 CO2的三种不同读法:
1、宏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微观: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3、质量关系: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小试牛刀1]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点燃 2P2O5
磷、氧气和五氧化二磷的质量之比为 ( )
A、31∶32∶142
B、4∶5∶2
C、124∶160∶284
D、30∶40∶71
2、在A+B=C+D的反应中,7gA和5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gC和若干克D;若要得到20g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______。
(适当的给以方法引导。)
认真观看。
齐声回答:氢气的燃烧。
小组内讨论、交流,派代表在黑板展示出来。
可能展示以下几种方法:
1、氢气+氧气点燃水
2、H2+O2点燃 H2O
3、+→
先组内讨论、交流,再派代表回答,并且全班交流。
1、氢气+氧气点燃水
优点:能知道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缺点:外国人看不懂;体现不出质量守恒定律。
2、H2+O2点燃 H2O
优点:不仅能简明地表达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还能知道各物质的元素组成及微观构成,便于国际交流。
缺点: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3、+→
优点:不仅能知道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还能知道各物质的元素组成及微观构成,体现质量守恒定律,外国人也能看懂。
缺点:绘图繁琐,不便于记录和表达。
组内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
有的学生认为方法2较好,只需在化学式前加上数字使箭头两边的各原子个数相等即可。
有的学生认为方法3较好,只需用化学式表示微观粒子即可。
并给出改进结果:
2H2+O2点燃 2H2O
讨论、交流并给出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阅读课本P105页,了解化学方程式中"+、△、↑、↓"
符号的表示和使用。
仔细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
小组内讨论、交流,派代表黑板展示。
先组内讨论、交流,再派代表回答,并且全班交流。
学生很容易获取:1、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的宏观认识;
2、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
对于反应体系中的质量关系,如各物质的相对质量之比的获取有一定难度。
理解并掌握。
组内交流并表达出来。
独立思考,完成后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关注社会热点,感知化学学科在航天业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学生熟悉的化学变化入手,激起学生的认知需求;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通过分析不同表示方法的优缺点,逐步改写成化学方程式;使学生意识到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变化科学、简洁、直观、便于交流。
培养学生的归纳交流及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初步感知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要素,使学生将宏观、微观与符号表征相联系;为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做好铺垫。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引导学生从微观逐渐过渡到宏观,分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相对质量比,并进一步引伸到实际质量比,为化学方程的计算作铺垫。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化学方程式表示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习题练习,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加深理解并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