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日知录》教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日知录》教案第1页

《日知录》三则教案二

学习目标

1、学习《日知录》三则,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2、学习《日知录》三则,了解顾炎武"文须有益于天下" 、"著述贵独创" 等思想。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名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这话谁说的?(梁启超)出自哪部著作?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清末维新运动领袖梁启超将顾炎武这段话,归纳成八个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认为,朝代的更替是君与臣统治阶层的事,国对他们而言,代表着君臣权力与地位,以及对财富分配的规则。

保天下,保的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权力,以及民族文化伦理的延续,那是民族中每一个布衣匹夫的权力和责任。

《日知录》是顾炎武从青年时代开始积累资料,花了30多年心血完成的读书笔记。集中反映了顾炎武的学术思想,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伟大的作品,去领略其中的真味

二、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那是一个动荡年代的前夜。外有满清贵族崛起于东北,大有叩关南下之势。内有李自成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席卷中原大地,明朝统治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就在这年的五月 ,顾炎武生于江苏昆山 的一个小镇。清兵南下,为敬仰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门生王炎午的忠贞品格,他更名炎武。

他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祖先世代明朝为官,到了他出生的时候家道已然中落, 兄弟五人,炎武 排行老二。在他很小时,就过继给别人。顾炎武从小 就跟随祖父读书并受到过比较严格的儒家教育,嗣父早卒,嗣母王氏受过良好教育,这些对于他以后人格的培养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顾炎武性情耿介,很有志向, 在青少年岁月里他广泛接触名当时的名士大儒,讲学论道以天下为己任,年轻时候的他就认识到科场应试无足轻重,用心研学实用之学,

清兵攻陷南京后,顾炎武在苏州、昆山参加了抗清斗争。昆山城陷,嗣母王氏在家乡沦陷后绝食 以身殉国,临终留下遗言给顾炎武: 汝无为异国臣子,"国恨家仇,嗣母遗言,使顾炎武终生保持了不与清廷合作的态度。

表现在:不与清朝的名公巨卿有所交往,即使与自己的亲外甥,时任清政府高官的徐乾学弟兄,也很少走动。有一次,徐乾学坚邀舅舅到家中做客,他无奈去了,但拒绝饮宴,以表示不食清禄之义。公元1680年,顾炎武原配在昆山病故,他在悼念妻子的诗中写道:地下相逢告父姥,遗民犹有一人存。" 在地下你见到年迈的父母,请秉告二老:明朝的遗民还有我这个人。这一年顾炎武已经六十八岁了。 他漂泊北方25年,最终客死异乡。顾炎武的一生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的《日知录》、《昌平山水记》、《山东考古录》、等著作都是实地考察和书本知识相互参证,认真分析研究以后写成的。

2、《日知录》简介:

《日知录》是一经年累月、积金琢玉撰成的大型学术札记,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著作。 

《日知录》书名取之于《论语·》。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每天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月内忘不了自己学的东西 算的上好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