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2.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2.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第1页

  第三课时:2、5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教材P9例1及练习三第、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奇数、偶数的意义,学会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并学会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探索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观察法和操作法。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百数表。生:彩笔,百数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因数和倍数的知识,谁能举例说明什么叫因数?什么叫倍数?学生举例说明。 揭题:我们已经学会了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

  二、互动新授:

   1.认识5的倍数的特征。 (1)操作感知。出示教材第9页"百数表",让学生认真观察。 提问: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上表中找出5的倍数,并做上记号。(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百数表"按要求进行操作)。 (2)组织交流。提问:5的倍数究竟有什么特征呢?你能根据刚才的操作把自己的发现向同学说一说吗? 小组交流后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概括出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2.认识2的倍数的特征。

   (1)操作感知。提问: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让学生在"百数表"中找出2的倍数,做上记号,并与同伴说一说这些数有什么特征。学生各自独立动手操作。

   (2)组织交流。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呈现表2: 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概括出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3)认识奇数、偶数。

  ①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 从百数表中可以看出,自然数中有一半的数是2的倍数,另一半的数不是2的倍数。我们把2,4,6,8,10,"这些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O也是偶数),把l,3,5,7,9,"这些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jī)数。 教师提示:如果用a表示自然数,那么可以用2a来表示偶数,用2a+l来表示奇数。

  ②举例验证。54是2的倍数.54是偶数;728是2的倍数,728是偶数;245不是2的倍数,245是奇数......由此可以得出:自然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也就是说,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一定是偶数。

   ③奇数和偶数的特点: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奇数和偶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奇数和偶数,只有最小的奇数和偶数,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O。

   3.即时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组织交流,交流时,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做完这些题目,你发现了什么?不同的学生对这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回答,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如有的学生说:判断一个数是否是5的倍数不是看数位中是否含有5,而是看个位是否是0或5""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1~12页"练习三"第1、2题。 1.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举例说明判断奇数和偶数的具体方法。 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再组织交流。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说明每道小题的思考过程,特别要让学生详细说明第(3)题的解题策略。(先想个位是O,再想百位是1,十位是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