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鲁教版第二单元+第一课+地球的圈层结构-新课标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1同步教学导学案(全册)
2018--2019学年  鲁教版第二单元+第一课+地球的圈层结构-新课标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1同步教学导学案(全册)第1页

第二单元 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地貌形态

第一课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标要求

(2017版)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江苏课程调整方案

(2018版)   本内容为"说明地球的内部和外部圈层结构"。教学中要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教材分析   《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在第二单元到是讲解了各个圈层,但不够细致。建议采用《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体例,一次性讲完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学情分析

  知识学情:学生一般能感知到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但对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感知较少,需重点阐述。   班级情况:高一(1)至高一(4)班学生普遍反映脑海中基本没有此方面知识。 学习目标 1.人地协调观

2.综合思维 学生能够简单分析地球的内外圈层之间的联系,为后续水循环、地貌形态知识做铺垫。 3.区域认知 学生能够说出各圈层的大致范围以及特点。 4.地理实践力 学生可以借助新闻视频、图表数据等方式,更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培养"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意图法、启发式问答法 学习重点 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及特点 2.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及特点 学习难点 1.利用地震波分析地球的内部三层结构 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特点   诵读预热   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情,教师可自主的印制一定的诵读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知识。   展示导入   教师自行选取合适的文字、图形、动画等材料,自然导入本课。   预习与填空 (一)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

  

  

  (此圈层结构图采用课本P26的图2-1-2.这里只是略图)

  (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2)不连续界面及波速变化:

代码 名称 波速 A波(横波) B波(纵波) C 莫霍界面 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D 古登堡界面 完全消失 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3)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C以上为地壳,C、D之间为地幔,D以内为地核(由E外核和F内核组成)。

  2.岩石圈的结构

  

  

  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以上,包括M地壳 + N上地幔顶部,主要由岩石组成。

  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温馨提示] 纵波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传播速度较快,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传播速度较慢。所以当地震发生时,人们先感觉到上下颠簸,而后是左右摇晃。而在水中的人,因横波不能通过液体,只感觉到纵波作用下的上下颠簸。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及其结构

 1.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1)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

  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2)把干洁空气的成分及作用连线

  

  

  (3)垂直分层

  ①依据: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

  ②分层:

  

  

①对流层 气温垂直变化: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风、云、雨、雾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本层。

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 ②平流层 气温垂直变化: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与人类的关系: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高空飞行。

平流层的直接热源是太阳。 ③高层大气 特点:密度小,有若干电离层。

与人类的关系: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温馨提示]

  (1)平流层因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2)对流层天气现象多变,不利于飞机飞行,高层大气密度极低,也不利于飞行。

2.水圈

  (1)组成:海洋是主体。陆地上的湖泊、河流、冰川、地下水、沼泽水等都是其组成部分。

  陆地淡水仅占2.526%,绝大多数以冰川形式存在于极地和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2)作用:

  ①水分和热量的不同组合使地球表面形成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

  ②水溶解岩石和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为满足生物需要创造了前提。

  ③水循环可以调节气候、净化大气。

  注意:水圈是地球上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3.生物圈

  (1)含义:是由地球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所构成的一个极其特殊、又极其重要的圈层。

  (2)范围:分别存在于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地壳表面。

  (3)特征: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

备注与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