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群落的结构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群落的结构 教案第1页

群落专题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专题属于高中生物必修3第四章种群与群落中第三、第四节,是前面所学种群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后面学习生态系统的基础,因此,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在高考中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二:考纲要求

1.群落的结构特征(Ⅰ)。2.群落的演替(Ⅰ)。3.土壤中的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生能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学生能举例说出一个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并掌握相关曲线

3、学生能说出群落的空间结构,理解群落的空间结构形成是生物适应环境的结果。

4、学生能理解什么叫群落的演替,并说出它的分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讨论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培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凭借概念对具体的生物学现象作出判断和推理,训练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群落动态规律的研究,懂得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

四:教学过程

导入:首先我们来一起做个简单的判断题:一个池塘里的所有鱼是否属于一个种群?

很显然不是,那他们属于一个群落么?不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包括这个区域内所有有生命的物质: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等,所以我们可以说所有的种群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群落。

在研究种群的基础方法之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群落进行研究

探究点一:群落及其种间关系

既然群落是所有种群的集合,那么我们想知道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在一个群落中究竟有多少个种群或者多少个物种,引入概念: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图,植被群落与温度湿度的关系,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学生总结: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物种的数目愈多,丰富度愈高,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 ,在我国广袤的疆土上,从南到北温度逐渐降低,从东到西降水量逐渐减少,不同地区的群落丰富度也有较大差异。

如果我们想研究一个群落的丰富度,地面的植物动物可以直接观察计数,但是土壤中还存在大量小动物,他们的丰富度应该怎么去调查,首先随机采集土壤样品,采用的方法叫做取样器取样法,土壤中这些小动物运动能力比较强,但是体积比较小,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已不再适用,我们选择了两种新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扩展到高中阶段经常使用的调查方法

1.在一般情况下,调查种群密度常采用取样调查法2.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常采用 法;

3.调查华南兔的密度适宜采用 法;4.调查环毛蚓的密度则可采用 法;

5.调查水华蓝藻的密度则可采用 法;6.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酵母菌计数方

法采用 法;

7.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丰富度的统计方法__________常用 的方法

8.采集、调查估算总体细菌个数的采用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