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学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学案第1页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学习目标】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教材导学】

  1、建国后的经济建设可大体分为那几个时期?

  (1)过渡时期:1949-1956;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3)"文革"时期:1966-1976;

  (4)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2、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经济形势怎样?中共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

  经济形势:(见知识拓展)

  措施:(见知识拓展)

  结果: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3、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1953年中共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过渡时期的含义如何?内容是什么?有何特点?当时计划用多长时间完成?

(1)含义: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我国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

(2)内容: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 ,并实现国家对 、 、 的三大改造。(简称"一化三改")

 (3)特点: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同时并举。

 (4)当时预计完成时间:三个五年计划甚至更长的时间。

  4.在一五计划(1953-1957年)期间,我国一化三改取得了什么成就?有什么意义?

  (1)工业化建设(提高生产力)

  成就:(口诀)青新川通西藏,宝成鹰厦过武江,一汽沈阳一机床,鞍山无缝钢管厂。

  特点:优先发展 ;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 。

  意义:初步建立了 ;初步形成了 。

  (2)三大改造(调整生产关系)

项目 措施 结果 实质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三大改造的意义:标志着 和 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5、在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基础上,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有哪些成功的探索?又有哪些失误?从中得出怎样的经验教训?

成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