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巧用万有引力定律条件解题
一、考点突破:
考点 考纲要求 备注 万有引力定律适用条件及其应用
1. 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及适用条件
2. 会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物体之间的引力 重点知识,在高考中以选择题和计算题的形式出现,高考中每年必考,题目难度属于中档题,命题情景源于天体运动,情景比较抽象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会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物体之间的引力;
难点:万有引力定律使用条件的理解。
一、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论推证
设某一行星的质量为m,行星的运行轨道近似圆(由于行星椭圆轨道的偏心率很小,如地球为0.0167,因而其轨道可近似看作圆),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将行星视为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
F=ma=m· 式中m--行星质量,T--行星运行周期,R--圆周轨道半径,再由开普勒第二定律.
T2k= R3 代入上式得
令 得
式中μ是一个与行星无关而只与太阳的性质有关的量,称为太阳的高斯常数;m 为行星质量。由上式可知:引力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
牛顿通过研究引力使不同大小的物体同时落地和同磁力的类比,得出引力的大小与被吸引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从而把质量引进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又进一步用实验作了验证:他用摆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的结果以千分之一的准确度表明,对于各种不同的物质,万有引力与质量的比例题始终是一个常数。
牛顿又接着作了大胆的假设,行星受到的引力与太阳的质量有关,并用数学作了推证地球对一切物体包括太阳的引力应为
μ′--地球的高斯常数,M--太阳的质量。
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为,式中m--地球的质量,μ--太阳的高斯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