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心在课堂飞扬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说明
安徽省全椒县逸夫小学 王飞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材上册第90-91页"观察物体"。
课标要求:
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初步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通过换位置观察等活动,经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材分析:
教材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熟悉的空间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让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活动中学会观察和判断,体悟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事物,所得结果是不一样的。
学情分析:
此前学生已掌握左、右、前、后的知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视图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尽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所接触,但大部分同学对此缺乏有意识的经验积累,因此学生很难将实物图与相应的视图正确的联系起来。为此,教学中,应当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先从前、后两个方位进行观察,再过渡到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进行观察,并选择特征比较明显的物体作为观察对象,便于学生交流并做出判断。
教学重点:体验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课件、玩具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播放《盲人摸象》的动画片,边看边想,有什么启发?
(说明:根据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心理,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对,我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千万不能象盲人一样,只看到(或感知到)一部分就作出判断,得出结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观察照片,激活经验。
1.观察教室照片。
(1)谈话引入,观察照片。
小朋友,你们喜欢拍照吗?老师这儿有两张照片,你知道是拍的哪儿吗?(在屏幕上依次打出两张分别从教室的前后拍的照片,让学生进行辨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