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相同的物体测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前一课中,学生已经知道用不同的物体测量出来的数据是无法相互比较的,使用同一种物体测量的结果较为一致,也便于比较。事实上,选择任何一个物体作为全班的标准物进行测量都是可以的,但是本节课想通过图片和学生亲身感受引导学生选择小立方体,所以本节课将引导学生统一使用小立方体作为标准单位来测量,因为小立方体的每一条边相等,更容易组合,体验统一使用标准物体测量带给比较公平与方便。
本节课将以选择同一物体进行测量,抓住测量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引出改进测量工具的话题,让学生感受测量工具的好处这样一条思路贯穿始终。
科学概念目标:
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的可比较结果,便于信息交流。
小立方体可能组合成较长的工具,测量长的物体时便于测量和计数,也更准确。
科学探究目标:
学习预测事物的长度。
使用标准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
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
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主动关注他人的测量结果,并有分析结果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验统一计量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拓展和增强了人的能力。
教学准备:
每2人小组(纸带、3厘米立方体15个左右、一根小棒、一个回形针)
教学重点:
认识到用同一物体作为标准单位来测量的结果更具有可比性。
教学难点:
制作小立方体组合时,指导学生对工具的使用。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预测老师的身高
请同学们猜猜,如果用小立方体测量老师的身高,大约可以叠多少个小立方体?(出示图片:老师和一个小立方体的图片)进一步引导学生预测(出示图片:老师和十个小立方体的图片,再后面就十个十个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