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表
课题
1.2.1排列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排列数的意义,掌握排列数公式及推导方法,从中体会"化归"的数学思想,并能运用排列数公式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所学的排列知识,正确地解决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运用所学的排列知识,正确地解决的实际问题.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排列、排列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排列数公式的推导 教具
准备 多媒体, 课时
安排 1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学法、学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 ]
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做一件事情,完成它可以有n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种不同的方法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有 种不同的方法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回答的都是有关做一件事的不同方法种数的问题,区别在于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针对的是"分类"问题,其中各种方法相互独立,每一种方法只属于某一类,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做完这件事;分步乘法计数原理针对的是"分步"问题,各个步骤中的方法相互依存,某一步骤中的每一种方法都只能做完这件事的一个步骤,只有各个步骤都完成才算做完这件事 应用两种原理解题 1.分清要完成的事情是什么;2.是分类完成还是分步完成,"类"间互相独立,"步"间互相联系;3.有无特殊条件的限制
二、讲解新课
1问题
问题1.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取2名同学参加某一天的一项活动,其中一名同学参加上午的活动,一名同学参加下午的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分析 这个问题就是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每次选取2名同学,按照参加上午的活动在前,参加下午活动在后的顺序排列,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的问题,共有6种不同的排法 甲乙 甲丙 乙甲 乙丙 丙甲 丙乙,其中被取的对象叫做元素
解决这一问题可分两个步骤 第 1 步,确定参加上午活动的同学,从 3 人中任选 1 人,有 3 种方法;第 2 步,确定参加下午活动的同学,当参加上午活动的同学确定后,参加下午活动的同学只能从余下的 2 人中去选,于是有 2 种方法.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在 3 名同学中选出 2 名,按照参加上午活动在前,参加下午活动在后的顺序排列的不同方法共有 3×2=6 种,如图 1.2一1 所示.
把上面问题中被取的对象叫做元素,于是问题可叙述为 从3个不同的元素 a , b ,。中任取 2 个,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方法?所有不同的排列是 ab,ac,ba,bc,ca, cb,
共有 3×2=6 种.
问题2.从1,2,3,4这 4 个数字中,每次取出3个排成一个三位数,共可得到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分析 解决这个问题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先确定左边的数,在4个字母中任取1个,有4种方法;第二步确定中间的数,从余下的3个数中取,有3种方法;第三步确定右边的数,从余下的2个数中取,有2种方法
由分步计数原理共有 4×3×2=24种不同的方法,用树型图排出,并写出所有的排列由此可写出所有的排法
显然,从 4 个数字中,每次取出 3 个,按"百""十""个"位的顺序排成一列,就得到一个三位数.因此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方法就有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可以分三个步骤 解决这个问题
第 1 步,确定百位上的数字,在 1 , 2 , 3 , 4 这 4 个数字中任取 1 个,有 4 种方法;
第 2 步,确定十位上的数字,当百位上的数字确定后,十位上的数字只能从余下的 3 个数字中去取,有 3 种方法;
第 3 步,确定个位上的数字,当百位、十位上的数字确定后,个位的数字只能从余下的 2 个数字中去取,有 2 种方法.
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从 1 , 2 , 3 , 4 这 4 个不同的数字中,每次取出 3 个数字,按"百""十""个"位的顺序排成一列,共有
4×3×2=24
种不同的排法, 因而共可得到24个不同的三位数,如图1. 2一2 所示.
由此可写出所有的三位数
123,124, 132, 134, 142, 143, 213,214, 231, 234, 241, 243,
312,314, 321, 324, 341, 342, 412,413, 421, 423, 431, 432 。
同样,问题 2 可以归结为
从4个不同的元素a, b, c,d中任取 3 个,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方法?
所有不同排列是
abc, abd, acb, acd, adb, adc, bac, bad, bca, bcd, bda, bdc,
cab, cad, cba, cbd, cda, cdb, dab, dac, dba, dbc, dca, dcb.
共有4×3×2=24种.
树形图如下
a b c d
b c d a c d a b d a b c
2.排列的概念
从个不同元素中,任取()个元素(这里的被取元素各不相同)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说明 (1)排列的定义包括两个方面 ①取出元素,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2)两个排列相同的条件 ①元素完全相同,②元素的排列顺序也相同
3.排列数的定义
从个不同元素中,任取()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个元素中取出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表示注意区别排列和排列数的不同 "一个排列"是指 从个不同元素中,任取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不是数;"排列数"是指从个不同元素中,任取()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是一个数所以符号只表示排列数,而不表示具体的排列
4.排列数公式及其推导
由的意义 假定有排好顺序的2个空位,从个元素中任取2个元素去填空,一个空位填一个元素,每一种填法就得到一个排列,反过 ,任一个排列总可以由这样的一种填法得到,因此,所有不同的填法的种数就是排列数.由分步计数原理完成上述填空共有种填法,∴=
由此,求可以按依次填3个空位 考虑,∴=,
求以按依次填个空位 考虑,
排列数公式
()
说明 (1)公式特征 第一个因数是,后面每一个因数比它前面一个
少1,最后一个因数是,共有个因数;
(2)全排列 当时即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
全排列数 (叫做n的阶乘)
另外,我们规定 0! =1 .
例1.用计算器计算 (1); (2); (3).
解 用计算器可得
由( 2 ) ( 3 )我们看到,.那么,这个结果有没有一般性呢?即
.
排列数的另一个计算公式
=.
即 =
例2.解方程 3.
解 由排列数公式得 ,
∵,∴ ,即,
解得 或,∵,且,∴原方程的解为.
例3.解不等式 .
解 原不等式即,
也就是,化简得 ,
解得或,又∵,且,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例4.求证 (1);(2).
证明 (1),∴原式成立
(2)
右边
∴原式成立
说明 (1)解含排列数的方程和不等式时要注意排列数中,且这些限制条件,要注意含排列数的方程和不等式中未知数的取值范围;
(2)公式常用 求值,特别是均为已知时,公式=,常用 证明或化简
例5.化简 ⑴;⑵
⑴解 原式
⑵提示 由,得,
原式
说明 .
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