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教案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本节分析
化学反应有很多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要定量研究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通常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计算比较方便。在农业上需要配制一定浓度的农药,也必须了解溶液浓度的知识。在高中化学实验中,有些反应反应物的浓度大了或小了都不行。在高中化学的计算中更是离不开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
本节教材抓住一般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的特点,设计以介绍"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将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作为化学计量。这样一方面突出重点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幅度减少化学计算的难度,从而有效地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物质的量"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难懂,而且非常容易将其与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以致错误地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教科书在介绍物质的量时,不介绍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根据什么确定的,而是提出6.02×1023个水分子或Al原子的质量在数值上正好与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或Al的相对原子质量相等,因此用6.02×1023个分子或原子作为1 mol来衡量宏观物质中所含的粒子数目就十分方便。从而降低了了解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含义的坡度。
介绍物质的量浓度,就必须引入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等概念。物质的量是用来计量肉眼看不到、现代称量工具难以称量的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物理量。在介绍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之前,先介绍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概念和对概念进行应用,并了解应用物质的量浓度的好处,以及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区别等。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的介绍可采用边讲边演示,然后总结出配制步骤的要点,有利于学生掌握。
课时分配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 1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课时
第一章复习课 1课时
第一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作者:佘爱民,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本文获第六届湖南省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比赛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1(必修)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第一部分内容。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共两节内容,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中共两部分内容:化学实验安全、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过滤和蒸发、蒸馏和萃取)。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包含三部分内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在第一节熟悉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对化学计量进行研究。 学习内容前后联系 "物质的量"概念系统位于第一章,以实验需要导入,服务于重要定量实验--配制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同时,也为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提供了定量工具。如在物质及其性质、化合物的学习中,"物质的量"概念系统可用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量化物质浓度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