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1节 生物与非生物(第2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生物与非生物的第二课时,这一部分内容从蜗牛的"应激性"出发,通过罗列具体的生物和非生物,要求学生对具体生物所"携带"的有关信息进行归纳性的讨论,从而共同得出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七大区别在高中生物教科书中常以比较专业的术语进行描述,但在初一教科书中对此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在这里不强调学生语言的规范性,而强调学生归纳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中要为学生创设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同样,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植物和动物的区别肯定是五花八门的,教材中设计了表格的空格栏,目的是让学生回忆起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对动物和植物的知识,将动物和植物的关键区别点和他们已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建立起实质性联系。同时本课中也渗入了生物分类理念。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经对生物和非生物的知识有所了解,而且日常生活中生物与非生物见得较多,很有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说出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
2.说出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
能力目标:1.能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2.能区别动物和植物。
3.能通过实际现象说明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以及动物和植物的区别。
情感目标:通过讨论:如果没有非生物,生物能生存吗?如果没有植物,动物能生存吗?
学生可以领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1.说出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区别。
2.说出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
难点:1.动物和植物的根本性区别。
2.分类理念的建立。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金鱼、会唱歌的洋娃娃、玻璃棒、金鱼的食物、含羞草、珊瑚骨、鱼标本、蝴蝶、蜗牛等
六、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探究、媒体演示、游戏
七、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在我们美丽的大自然中有许多物体,这些物体有大有小,有高有矮,千奇百怪,多姿多彩。就是这些物体为大自然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出示一张大自然图片)
师:现在给同学们1分钟时间欣赏一张有趣的大自然图片,希望大家能将看到的物体告诉老师。
(学生回答):人、自行车、太阳、树、鱼竿、鱼、水桶、蘑菇、花、蝴蝶、汽车、蜜蜂、蝉、河水、草和燕子。
师:观察得非常仔细,而且能在短时间内看到那么多的物体,大家能对这些物体进行分类吗?请说出分类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