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三)
第三课《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游览顺序,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了解一些句子在文章中的过渡作用,领悟移步换景的游记特点。
重点难点
1、学习按游览顺序记叙的方式和感受孔隙窄小的特点。
2、指导学生运用常见的事物,结合自己游览的感觉,把景物特点写具体的表达方式。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有关表现祖国大好山河的风景图、金华双龙洞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做成ppt课件。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读课文、认生字、标自然段,制作作者游览过程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了解文本,提出问题:
(一)提问题
1、板题导入:这节课,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的脚步,一起到浙江金华去游玩。课题是--(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交流收集的有关双龙洞的资料。
2、从课题中的"记"知道本文是一篇游记。简要回忆学过的游记,知道游记一般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写的(移步换景),如:《颐和园》。
3、学生结合课前预习提出问题。
(二)炼问题
师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提炼出主要问题:
课文写了双龙洞的哪些景点?作者是如何写出景点特点的?
二、走进文本,分析问题:
(一)探问题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根据自读印象从课文内容、表达情感方面随意说。)
2、再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双龙洞的哪些景点?结合课文内容展示自己课前制作的游览过程示意图,简要概括出景物的特点。
3、教师读第1段,第2段首句,提炼出游览顺序的关键词--金华--罗店--入山。
4、教师边读课文2、3段边指导学生把握句意,体会过渡句的重要作用--"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二)辩问题
1、默读课文4-7自然段,思考:这几段写了哪些景点,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名答。(板书:外洞、孔隙、内洞)最令你好奇难忘的是哪儿?(孔隙)
2、重点感受"孔隙"特点,学习表达方式
(1)指名读,全班学生边听边思考作者是如何写出孔隙特点的。
(2)理解"孔隙"词义,再借助图片揭示孔隙的特点:窄小(板书)
(3)深入文本,感悟作者是怎样写出孔隙窄小特点的。要求学生用心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子。各小组代表汇报交流。师相机点拨,帮助理解:
课件出示句群1: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作者用常见的事物具体写孔隙的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