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 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1、课程理念
本节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3必修稳态与环境》(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的第一课时。
通过落实"翻转"课堂的理念,实现"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重点是第三道防线的两种作用方式、三种免疫细胞的作用机制。
(2)培养学生能力:课前自学微课程,并思考整理疑难问题。根据特异性免疫过程编排小品,在笑声中理解免疫细胞的作用机制。图解法梳理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对比法梳理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学生获得信息和分析、概括、表达能力。关注高考题型,及时训练,并分析总结。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正确看待艾滋病,关注艾滋病。
3、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对于免疫的部分内容,知道一些诸如淋巴结、淋巴细胞、艾滋病等生物学术语,但对于以上知识点的认识会很模糊。本节课在重温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三道防线的防卫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学习第三道防线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理解免疫细胞在维持人体稳态中所发挥的作用。
4、教学思路:
(1)通过微课自学,构建出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框架。本节课重点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难点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按照"人体免疫系统的器官、细胞、活性物质等组成--三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中的两种免疫作用方式"的教学思路,层层深入,由表及里,帮助学生构建出比较完整的防御体系的知识框架。
(2)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能力。在落实"第三道防线是怎样起作用的呢?"难点内容时,涉及特异性免疫、抗体、抗原、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有一定难度的概念,尝试通过小品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3)关注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学习。
二、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