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粤教版必修四 失街亭 教案4
2018-2019学年粤教版必修四 失街亭 教案4第1页

 失街亭

●教学目标

1.体味本文情节安排上的前后关联、紧张自然的特点。欣赏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摇曳多姿的艺术美。

2.把握小说情节发展的脉络;分析诸葛亮、马谡的性格特征。

3.学习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分析本篇的这种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

 街亭,古地名,又叫街泉亭、街城,在今甘肃省庄浪东南。公元228年春天,诸葛亮出兵伐魏,派马谡带领五万多人马做先锋,到军事重镇街亭去抵御魏军。魏国的大将军曹真派张郃为先锋,带领五万人来应敌。马谡只知死搬兵书教条,不听部下王平的建议,把军队安排在街亭沿线的山坡上,前后有十多公里长,成一条长蛇阵,结果被张郃包围在山上,断了水道,蜀军不战自乱,失了街亭。

       (《解读〈三国演义〉》,京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140页)

二.简介作者作品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作者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别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作品除了《三国演义》,还有小说《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

三.有关情节

当时魏蜀以秦岭为界,互相对峙。蜀要伐魏,必过秦岭而取长安;魏要伐蜀,也必过秦岭而取汉中。通过秦岭有三条要道:一是东路的子午谷,十分险要,双方都有兵把守,不易通过,所以孔明未走东路。二是中路的斜谷,蜀军可由此攻郿城,下长安,路程较近。孔明这次北伐,主力正是由此进军。司马懿根据孔明"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不肯弄险"的特点,料到孔明不会"从子午谷径取长安",而"必出兵斜谷,来取郿城",于是派兵据守中路。三是西路由阳平关绕到街亭的一条大道,离长安较远,主力不宜由此进兵。但孔明由中路取郿城,司马懿就可能由西路南攻,断绝蜀军粮道,使蜀军不战自溃,并使蜀方已得的三郡不能安守。司马懿正是这样做的。可见街亭的地位确实重要。

街亭战役是《三国演义》中被精心描述的一场战争,也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片断之一。街亭战役是以蜀汉和诸葛亮的失败而告终的,但是通过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这三个互相关联的故事,精心刻画并热情地赞扬了诸葛亮临危不乱、指挥若定的超人智慧和勇敢,歌颂了他不文过饰非、不徇情枉法的优秀品质,批判并谴责了死守教条,盲目骄傲、违令拒谏、终致败军折将、失地陷城的马谡,在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揭示了战争的客观规律。

本文属节选,删去了"空城计"情节,以街亭的攻守为线索组织材料,这样便于突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四.整体感知

  1. 需重点注意下列字词。

  谡 睿 偏裨 椅角 垓心 文几 殛 鲧 干系 疑兵 须 哨见 鼓噪

  2. 弄清众多出场人物 列出蜀、魏双方出场人物,弄清相互间的关系。(略)

  3、理清故事情节

战前部署:马谡请战,屯兵失计。

战役过程:司马打探,街亭失守。

战后措施:嘉奖赵云,惩处马谡。

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作者如何围绕线索把错综复杂的矛盾组织起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① 节选部分人物众多,矛盾复杂。有蜀魏之间的矛盾。在蜀汉内部,有诸葛亮和马谡、马谡与王平的矛盾;在曹魏内部,有司马懿和朝廷、朝廷和孟达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有的趋向激化,有的逐渐缓和。

  ② 围绕这些矛盾开展的情节更加错综复杂。作者以蜀汉为主要方面,以诸葛亮为主要人物,以街亭的攻守作为线索,来组织这些情节,前后反复照应,因此故事情节组织得井井有条。

  ③ 本文以街亭的攻守作为线索。第一部分写马谡立状守街亭和诸葛亮周密部署,命令马谡\"谨守\",当道下寨;而马谡却违令拒谏,屯兵北上。第二部分写司马懿采取\"围山断水\"的战术,夺取了街亭;诸葛亮布置退却。第三部分主要写因街亭失守而斩马谡。这三部分始终不离街亭的攻守。

  ④ 前后照应,主要集中在说明街亭的重要、\"当道下寨\"和\"围山断水\"这几个问题上。如\"围山断水\",在第三、五、六、七、九自然段反复照应,使得文章脉络分明,结构紧凑。

第二课时

一、 请同学复述课文情节

二、 分析人物性格

诸葛亮形象。

1.直接描写。

(1)料到司马懿必取街亭,早作防备――知彼知己,料事准确。

(2)王平做事谨慎,派王平协助马谡;\"恐二人有失\",又派高翔增援;又想\"高翔非张郃手\",又派魏延前去接应。――知人善任,小心谨慎。

(3)查看布兵图样,知马谡无知;街亭失守,稳妥撤兵汉中。――料事如神,慎重稳健。(4)街亭失守后说:\"大事去矣,此吾之过也!\" --自知之明,勇于自责。

(5)自己喜欢马谡,尽管马谡自缚来见,还是挥泪斩马谡,但答应替他抚养子女。

--赏罚分明,有情有义。

2.间接描写。

(1)以司马懿的态度反衬:懿叹曰:\"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

(2)以王平的正确建议来衬托:\"吾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今观此山,乃绝地也。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

3.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概括。

  诸葛亮是一个知人善任、小心谨慎、赏罚分明,有情有义的军队统帅。

4.如何理解诸葛亮的三\"哭\"?

(1)\"挥泪\"显示其对人才的爱惜;

(2)"流泪"显示内心矛盾

(3)"大哭不己"有负先帝,严于自责

马谡形象。

1、直接描写。主要是马谡的三\"笑\"

(1)一笑: \"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

(2)二笑:\"汝真女子之见!......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

(3)三笑:\"汝莫乱道!......吾素读兵书,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汝奈何相阻耶?\"

2、间接描写:通过他人来衬托。

(1)通过写王平的谨慎谦恭反衬马谡的自骄蛮横;

(2)通过写诸葛亮的自责沉着侧面衬托马谡的无知幼稚;

(3)通过写司马氏父子的机谨善谋和评价反衬马谡的无能。

3.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表现出马谡是怎样一个人物形象?请概括。

答:马谡是一个轻敌麻痹、夸夸其谈、目中无人的谋士形象

司马氏父子    学生自己分析:

1、表现:有兵把守―――"真乃神人"   亲自来看―――巡哨一遍

"何将引兵"―――当夜调度

2、人物形象

知己知彼  善于判断   富有才能

三、写作手法

1、作者是怎样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

用对比和衬托手法表现人物性格。作品中的人物有正反、主次之分。让正反对比,用次要衬托主要,是本篇描写人物的一个重要手法。如:将孔明的知己知彼、小心谨慎同马谡的纸上谈兵、狂妄自大对比;用次要人物王平的正确建议,衬托主要人物孔明部署的正确。

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的语言情态表现人物性格。如以马谡的三次"笑曰"(笑孔明"多心";笑王平"真女子之见";笑司马懿"彼若有命,不来围山!")表现马谡狂妄自大、麻痹轻敌的性格。

通过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如"斩马谡"一段,以孔明的"三哭"("挥泪""流涕""大哭不已")揭示出孔明的复杂心理活动,表现了他执法严明、忠于蜀汉、严于自责、体恤部属等多方面的性格。

2.文章情节是怎样前后关联、呼应、暗示的?

为了写出"失街亭"这个重要情节,前面已有许多暗示。如马谡的狂言轻敌;诸葛亮用马谡的种种疑虑:①反复叮咛告诫马谡;②派"平生谨慎"的王平协助马谡,派高翔、魏延作救应。"立军令状"与后文"挥泪斩马谡"相照应。等等。

四、比较分析

课后练习二,让学生比较史料与历史小说的不同,体会文学作品的虚构性。

两则史料译文:

1.诸葛亮出兵祁山。(魏主曹)加封张特进的官职,派他统率各路兵马,到街亭抵御诸葛亮的将领马谡。马谡倚仗南山的险要,不到山下据守城寨。张切断了马谡部队取水的道路,发动进攻,把马谡打得大败。

2.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攻打祁山,军队阵容整齐,赏罚严肃,号令明确,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离曹魏而响应诸葛亮,关中一带,訇然震动。魏明帝亲自西临长安督战,命令张抵御诸葛亮,诸葛亮派马谡率领军队为前锋,与张在街亭交战。马谡违背诸葛亮的部署,措施行动不当,被张打得大败。诸葛亮迁移西县百姓千余户,回到汉中,斩马谡而向大众谢罪。

把这两则史料和课文比较一下,可以看出:史料所记只是一个梗概,而小说则进行了虚构和加工,加进了一些虚构的细节,使情节更丰富,使人物更生动。如:增加了蜀方守街亭的人员,虚构了马谡拒谏一段文字;添进了许多符合人物性格的对话;为了充分揭示孔明复杂的内心活动,表现其执法严明等多方面的性格,有声有色地写了"挥泪斩马谡"一段。

五、讨论

失街亭,谁之过?

失街亭主要是马谡之过。诸葛亮也有用人不当的责任。同学们可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必受限制,自圆其说即可。

六、布置作业

课外选读《三国演义》精彩章节,或阅读《三国演义》全书。

●板书设计

说利害:街亭虽小,干系甚重 审时度势

马谡请战 孔明"三嘱" 说对手:司马懿非等闲之辈 知己知彼

战前部署 说兵法:下寨要道,戒之戒之 用兵谨慎

屯兵失计 笑曰:丞相何故多心也 纸上谈兵

司马打探 马谡"三笑" 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 狂妄自大

战役经过 大笑曰:彼若有命,不来围山 麻痹轻敌

街亭失守 有兵守把-"真乃神人" 知己知彼

嘉奖赵云 司马"三探" 亲自来看-巡哨一遍 善断敌情

战后措施 "何将引兵"-当夜调度 富有才能

惩处马谡 挥泪斩谡-义同兄弟 执法严明

诸葛"三哭" 流涕而答-用法制胜 忠于蜀汉

大哭不已-恨己不明 严于自责

参考资料

一、街亭之战战前情况

公元223年,蜀主刘备病危于白帝城,遗诏托孤于丞相孔明。孔明受此重任,竭力尽智,辅佐后主。当时孔明治蜀的基本政策是休养生息,巩固后方,联吴抗魏,统一中国。为此,他大力发展生产,使蜀汉"米满仓廪,财盈府库",军需完备;又派邓芝往结东吴;兴师南征,七擒孟获,平定南方。公元227年,孔明又用马谡计,离间曹魏君臣,使曹将司马懿削职遣归。孔明见时机成熟,便上《出师表》,起兵北伐。目的是:"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初次战役,"从陇右取平坦大道,依法进兵",大破曹军,夺取陇西三郡,声威大震,远近州郡,望风归降。孔明便整顿军马,尽提汉中之兵,前出祁山,兵临渭水之西。曹大惊,于军情紧迫之际,恢复了司马懿的官职,加为平西都督,率南阳各路兵马。曹亲临长安。

孔明正在祁山寨中聚会议事,有人送来孟达的消息。孟达是昔日降魏蜀将,曹丕爱其才,封散骑常侍,领新城太守,镇守上庸、金城等地。曹丕死后,孟达遭到朝中嫉妒,日夜不安,早想起事。今得知孔明伐魏,愿为内应,直取洛阳,孔明大喜。

司马懿正调南阳各路军马,忽接孟达欲反消息,不待圣旨,昼夜兼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了孟达。司马懿奉命引兵到长安,与曹聚会,命懿出关破蜀,令张为前部先锋。

当时魏蜀以秦岭为界,互相对峙。蜀要伐魏,必过秦岭而取长安;魏要伐蜀,也必过秦岭而取汉中。通过秦岭有三条要道:一是东路的子午谷,十分险要,双方都有兵把守,不易通过,所以孔明未走东路。二是中路的斜谷,蜀军可由此攻城,下长安,路程较近。孔明这次北伐,主力正是由此进军。司马懿根据孔明"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不肯弄险"的特点,料到孔明不会"从子午谷径取长安",而"必出兵斜谷,来取城",于是派兵据守中路。三是西路由阳平关绕到街亭的一条大道,离长安较远,主力不宜由此进兵。但孔明由中路取城,司马懿就可能由西路南攻,断绝蜀军粮道,使蜀军不战自溃,并使蜀方已得的三郡不能安守。司马懿正是这样做的。可见街亭的地位确实重要。

二、罗贯中与《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贯中是他的字,山西太原人(还有庐陵、东原、钱塘等多种说法)。他生于元代,死于明初,大约生活在公元1330~1400年间,他生平不见史传,据某些片断的材料说,他性格孤介,"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不知其所终"。他还是一个"有志图王者",曾充当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客。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据说小说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十七史演义。现存署名罗贯中的通俗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他还写过杂剧和乐府隐语,现存的杂剧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

《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作者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了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书版本很多,现存的最早刊本是明嘉靖本。全书24卷,240则,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它集中了宋元讲史话本和戏曲中的精彩部分,将元代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全部加以改写(删去了荒诞的故事,增加了史实,扩充了篇幅),成为一部长篇巨著。此后,新刊本大量出现,但它们都只是在嘉靖本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增删、整理的工作,没有大的改变。最流行的本子,是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增删、评点过的120回《三国演义》。书约成于康熙初年,比嘉靖本更加紧凑完整。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即根据这个本子重印,删去了评点。

《三国演义》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国统一为止,前后共97年。它描述了三国时期纷繁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它的主要思想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三国之间军事、政治、外交事件的描述,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这些可供我们借鉴。孔明身上就集中反映了各种斗争的经验、智慧和才能。2.揭示了当时矛盾重重、动乱不安的局面。这能帮助我们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本性。3.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乱年代里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与和平统一的愿望。小说描叙了封建军阀屠杀人民,劫掠百姓,以致田园荒芜,生产凋敝,白骨如山,饿莩遍野的历史事实。作者对坚持分裂割据的军阀进行了鞭挞和嘲讽;对于曹操,虽不赞成由他来统一天下,但在写他同北方军阀进行斗争时,却如实地描述了他的雄才大略;作者本来寄希望于蜀汉,把刘备、孔明作为仁君、贤相的典型来塑造,希望他们君臣际会,作出一番功业,统一中国,使百姓安居乐业。这种反对分裂、主张统一的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4."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十分鲜明。尊曹或尊刘,是历史家长期的争论,这不过是封建正统观念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表现。《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倾向,既继承了晚唐以来三国故事,直到《平话》一贯"尊刘"的文学传统,又继承了东晋习凿齿和南宋朱熹"尊刘"的史学传统,表现了为东晋、南宋偏安的汉族王朝争正统,反对入侵的外族统治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元明之际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此外,《三国演义》还大力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所谓义气,内容十分复杂,既渗透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也包含着当时人民的道德理想。有的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和鼓舞人民的力量,如人民用义气互相团结,互相救援。但是由于义气不是从阶级观点出发,而往往是从个人恩怨出发的,所以常常被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2.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3.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4.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今天看来,这种语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当时它却近于白话;用这种语言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举,和过去某些小说粗糙芜杂的语言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三国演义》在艺术上的最大缺点,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发展变化。这可能是受了民间传说人物定型化的影响和历史材料的局限。二是想像、夸张有时不合情理。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批评是很中肯的。

《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影响深远。它是广大人民认识三国时代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军事、政治斗争和整个社会面貌的教科书;它曾为后世农民革命的战略策略提供了借鉴;几百年来它为民族戏曲提供了大量题材;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一种反映复杂历史生活的体裁。

三、《失街亭》写作艺术鉴赏(吴功正)

《失街亭》不仅给我们办事要从实际出发,死搬教条必定失败的有益启示,而且在艺术上亦有不少可取之处,可资借鉴。

(一)人物塑造方面

1.以言传神以行绘人作者没有用静止的叙述来交代人物的性格,而是运用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这就是中国传统的"略貌取神"的笔法。军中议战,诸葛亮叮咛再四;马、王引兵而去,诸葛亮又作运筹,其神机妙算,谨慎周密于此见之。马谡狂言不休,贸然处事,其骄傲自大,刚愎自用于此见之。王平据理力争,苦苦规劝,战争爆发后又多方解围,冲锋陷阵,其谨慎小心、骁勇顽强于此见之。司马懿亲自巡哨,稳持左券,凡蜀方部署均在掌握之中,相机设计破之,其老谋善算,精明练达于此见之。

2.多方映衬对比鲜明这里有诸葛亮和马谡的深细与轻狂的对比,有王平和马谡的谨慎与骄矜的对比。同时,作者又以司马懿的惊叹,自愧弗如,映衬出诸葛亮超众的预谋;以魏延等人的驰援,使蜀方不致败得过惨,映衬出诸葛亮运思的绵密。人物描写,处处注意映衬,时时着力对比,就使人物性格格外惹眼,分外鲜明。

(二)情节结构安排方面

1.高屋建瓴作者不是孤立地静止地描绘一次战役,他的特点是善于把战争形势和政治形势,把构成战争和造成战争胜负的诸方面的因素联系起来考察,作者目光四射,胸有全局。先是把街亭战幕拉开前的蜀魏政治和军事形势作大笔勾画,对背景作简略点染,为此后蜀方国运的江河日下铺下基石,也使读者感到即将到来的斩马谡的情节实乃出之必然。作者的笔触不滞留在战争的一角,而有全面鸟瞰图的绘画。这就把具体的特定的街亭小仗与整个战局贯通起来,更能突出马谡失街亭的错误,使读者对马谡的错误更为痛恨,无宽宥之意,收到更好的社会效果。

2.自成格局一般地说,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是联系在一起的。失是空的发端,空是失的延续,斩是失的结局,合为一体,首尾相衔。所以,中国传统艺术中就有"失空斩"的京戏。但就"失街亭"这一"折子"而言,又自成首尾。点将是情节的启端,据山扎营是情节的发展,激烈的街亭交锋,拉锯式的鏖战是情节的高潮,退守阳平关是情节的结局。就一个故事来说,又启束相应,相对独立,这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情节结构经验。完整的情节,有助于展示复杂的历史生活的全貌和发展过程,有助于集中而又统一地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

3.犬牙交错"失街亭"的情节相当单纯,但作者却尽可能写得丰富多彩,把内部和外部的多条矛盾线索网织在一起,多方面予以展开。诸葛亮和马谡的矛盾是一条线,马谡和王平的矛盾是一条线,司马懿和诸葛亮的矛盾是一条线。这些线索相互牵制,烘云托月,牵一发而动全身。它们虽然交错起落,但都围绕"街亭"这一中心。蜀方固守街亭是北伐保证,魏方死夺街亭是变被动为主动的关键一步,街亭就这样成为扭结主要矛盾线索和其他矛盾副线的焦点,成为情节的枢纽,这又使情节于丰富中见集中。更为精妙的是,在司马懿倾全军之力死夺街亭时,"郭淮与曹真商议,恐司马懿得了全功,乃分淮来取街亭,闻知司马懿、张得了此功,遂引兵径袭列柳城。"这突然楔入的曹真、司马懿的矛盾线索,形似节外生枝,但实际上却把魏方内部微妙而复杂的矛盾关系作了精心的揭示,把刚复职的司马懿的处境作了轻轻的然而又是深刻的点示。多组矛盾线索的纵横交织把历史生活的复杂风貌和情景表现得多彩多姿。

4.曲折有致清代的古典小说评点家毛宗岗曾以杜甫的"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成苍狗"的诗句来说明《三国演义》情节变幻多姿的特点,称说这部长篇小说的情节"星移斗转,雨复云翻"。他在批点《三国演义》中提出这样的见解:"读书之乐,不大惊则不大喜;不大疑则不大快;不大急则不大慰......令读者眼中,如猛电之一去一来,怒涛之一起一落,不意尺幅之内,乃有此变幻也。"罗贯中写《失街亭》这样小小的一仗,也是写得波澜起伏,不平不直。例如围绕街亭的争夺厮杀,作者重彩浓墨,笔姿飞舞,写得奇矫突兀,声色俱佳。其间贯穿着蜀方的支援和魏方的打援,魏方的设计和蜀方中计,时升时落,似大海潮涌;忽起忽伏,如层峦叠嶂。马谡夺荒而逃,张尾随死追,情节一折,看来马谡无法生还,令人大惊。中途却有魏延的及时增援,令人为之一喜。张拨马便走,看来魏延可复夺街亭,形势大有转机,情节因之一起。但"赶到五十余里",不意突遭魏方重兵埋伏,情节又一折。魏延"左冲右突,不得脱身,折兵大半",于此千钧一发之际,王平引兵来援,情节又为之一起。王平、魏延突围后与高翔合路计议夜袭魏营,又遭埋伏,是情节的一大顿挫,直至列柳城失陷,退守阳平关,情节就彻底顿落下来。一个小小的故事片段,一宕再宕,一步三折,如平沙千里,陡有峭崖扑面,于尺幅之中,尽龙腾虎骧之势,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选自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第三册,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四、街亭

街亭,又名街泉亭,简称街亭。地处今秦安县城东北45公里的陇城乡一带。西汉时归属天水郡街泉县管辖,相传街泉县名是由陇城的一口年代久远的泉而得名的,因泉在龙山之下,泉水旺盛,冬夏不减,人们称之为"龙泉"。东汉时街泉县改称略阳县,旧县名归并街泉串所接管。据《郡国志》记载:"略阳县有街泉亭,即故县。"街亭山高谷深,地势险要,为历史上的重要军事关隘和兵家必争之地,进可攻关中,退可守陇右。历史上群雄角逐,战事频繁,在这里曾多次进行过大规模战争。三国时期,"马谡失街亭"就发生在这里。

据《三国志》记载:"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88年)蜀将马谡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当时诸葛亮为了实现"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亲率大军北伐魏国,攻打祁山。因蜀军一路军纪严整,士气高昂,接连得胜。曹魏南安(郡治在今甘肃省陇西县东北)、天水(郡治在今甘肃省甘谷县南)、安定(郡治在今甘肃省镇原县南)三郡叛魏降蜀,一时响震于关中。魏明帝曹叡急忙从都城洛阳赶到长安,命大将张郃领兵抵御。诸葛亮派参军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不料,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命令,又不听副将王军的劝阻,自作主张,"依阻南山,不下据城",不近水,把军队扎营在山上。司马懿得知蜀军凭高扎营,驱大军一拥而进,四面围困,断绝了下山取水的道路,困蜀军于山。一场街亭争夺战由此展开。魏军乘势攻山,马谡料难固守,持续数日之后便带乏兵突围而逃。扎营山下的王平欲领兵相救,适逢张郃拦路厮杀,又因势孤兵寡,只好仓皇而逃,撤退于天水。结果,蜀兵大败,失了街亭。诸葛亮不得不从天水退回汉中。赵云军队在箕谷也吃了败仗,好在赵云亲自断后,人物损失较轻。街亭一战,蜀军主力溃败,导致了诸葛亮初出祁山的全局失败。诸葛亮回到汉中,依照军法,斩了马谡,给赵云以降职处分,同时,上疏"请自贬三等"。他还在《劝将士勤攻已缺教》篇中说:"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较变通之道于将来。",足见街亭之失,教训深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失街亭"。

千百年来,山河更易,历史变迁,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等历史故事广为人们传诵。但昔日之街泉亭,泉在亭毁,古街亭遗址实难确定。《后汉书•郡国志》载:"略阳县有街泉亭,......即故县"。《太平寰宇记》记载:"街泉亭,俗名汉街城,即马谡败绩处"。《辞源》、《古今地名大辞典》均认为街亭在今甘肃天水秦安县境。据《秦安县志》记:"东北百里曰高妙山,曰丹麻峪、故丹麻驿也。曰断山,其山当略阳南北之衡,截然中起,不与众山连属,其下为连合川,即马谡覆军处"。连合川地处陇城、龙山二镇之间。龙山原名断山,原属秦安县管辖,清乾隆十四年知县蒋允君嫌其名不祥而改称龙山,解放后划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总之,街亭古战场遗址,依史书记载和地形观察,应在陇城与龙山之间的地域,但因年代久远,确址尚待考证。解放后,在陇城乡西北2公里薛李川处,当地家民发现一张铸有"蜀"字的弩机,现存于甘肃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