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宁一中教学设计(高C语文)
课 题: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 1.知识目标 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感受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能力目标 体会本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3.德育目标 体味作者深沉的爱乡情怀,品读作品的文化底蕴。 重点:感受本文情景交融的劳术手法。 难点:感受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教学流程:(包括:1、设疑自探;2、解疑合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 一、 导语设计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
著名作家郁达夫就是一个爱秋的人,他尤其喜爱故都的秋,他不远千里,从杭州赶到青岛,又从青岛赶到北平,就是要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味。在《故都的秋》的结尾,郁达夫甚至这样说:"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跟随他一起来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味。
二、 设疑自探 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 1.本文的行文结构是怎样的? 2.本文选取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3.本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4.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5.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好,请大家带着以上问题快速阅读课文,独立思考,从文中找出答案, 做好批注圈点,为展示做准备。
三、解疑合探
现在请大家在刚刚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内合作探究,发挥大家的智慧,补充完善你的答案,并做好记录,做好展示和点评的准备。
1.行文结构
明确:
一、( 1-2)点出故都秋的特点"清、静、悲凉",赞故都的秋。
二、( 3-12)绘故都的秋。
三、(13-14)恋故都的秋。
2.景物 特点
明确:
小院清秋: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蓝朵、牵牛花(白色)、秋草(黄色)
秋槐落蕊:槐树、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
秋蝉残声:秋蝉、衰弱、嘶叫
秋雨话凉:秋雨、灰沉沉的天(灰色)、凉风、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天又晴了、青布单衣的都市闲人
秋果胜景:枣子树、淡绿微黄
特点:清、静、悲凉
"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万物皆著我之色彩"。读这篇文章时,从秋声秋色中我们感受到秋的意境,更看到了一个落寞知识分子的身影。
3.感情
明确:借写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表现时代在作者心理所投射的失望而徘徊的忧思和落寞之情,同时与南国之秋相比,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和眷恋之情。
4.目的
明确: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并流露出孤独、忧郁的性格。
5.写作手法
明确:
(1)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味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笼上了一层主观感情色彩。但"故都的秋"并没有因为作家的主观感情而受到扭曲,失却了它固有的特征,那牵牛花,那秋槐,那秋蝉......多么逼真,多么清晰!作者只用了寥寥数笔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既是对北平之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光和反射。
(2)运用对比手法。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作对比,抑彼扬此,表达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和无比眷恋之情。
(3)多处使用排比手法。
文中有许多并列句子或短语,具有工整、雅致之美,抒情味很浓厚,朗读起来又具有音韵之美,显示出作者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
如:a."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三个短语精要地概括了全文的意旨,既有顺畅的气势,又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后面的"来得悲凉"似乎应该比前面两句更舒缓而深沉。也许主张语言简洁的人会觉得"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更好,可是这样一来,排比的气势就没有了。
b."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此句前后都采用排比的写法,从不同的方面说明南方之秋无可欣赏之处,反衬北国之秋的美好。顿挫分明又气势连贯,表情达意非常充分。
c."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描写性的名词短语,一个短语就是一幅画面,展现出生动的美景,成为"故都的秋"的美妙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神往之情溢于言表。
d."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这是近于口语的文字,好像作者津津乐道的样子就在眼前,充分地表达了赞美之情。
e."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骆驼。"这是说理性的语句,但是以具体事物来说明,生动形象,饶有趣味。且用比喻,分别从味道的足与不足、质地实在与不实在、味道的浓与不浓、性情的厚重与不厚重来表现故都秋的特征。
四、质疑再探
文章学到这里哪位同学又产生了更有价值的问题。
1.文章的题目"故都的秋"能否改成"北平的秋"? 明确:如题为"北平的秋",意味就不同了,与作者所表达的忧时忧国的深沉情感不相吻合。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战争相继发生之后,用"故都"一词更能折射作者的悲凉思绪和对国家的深深的隐忧,表达他"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且"故都"含有更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2.第十二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所以这段文字有拓宽题材、深化主题的作用。
五、运用拓展 我们学过很多咏秋的诗句,其中有颂秋的,有悲秋的,请大家将这
些诗句写在本子上,作为积累。 如:乐秋 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艮天一色。 ②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③山寺月中寻桂子,君亭枕上看潮头。 ④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⑤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悲秋 ①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③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补充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