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除法的初步认识》
课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 课型 新授课 年级 二年级 科目 数学 执笔 吴红梅 时间 2015-3-8 审核 内容 教材第13页例4,做一做 学
习
目
标 1. 使学生了解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是除法计算。
2. 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我的建议 学习重点
、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
难点: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准备 展示台、多媒体课件 教法学法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导学过程
课堂
环节 导案 学案 一
情境引入 出示例4情境图
今天小熊猫家里来了客人,熊猫宝宝正在帮妈妈分竹笋,怎么分呢? 二
互动新授 1. 初步认识除法
(1)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每盘要放同样多)
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这是平均分,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
(2)学习除法符号"÷",指导书写方法。
(3)例4应该怎么列式?
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把12平均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份是几?(是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
板书:12÷4=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
读作:12除以4等于3。
2. 出示"练习三"第1题。
学生自己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并读一读算式,互相说一说。
读一读,说说算式中各数表示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