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总体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引导学生对"我为什么而活着"进行探讨。
2、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及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齐读本文,进一步感受罗素崇高而伟大的人格。
二、分析鉴赏:
1、 罗素为什么而活着?罗素一生有哪几种追求呢?(课文第一句话)
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同情苦难。(板书)>
2、 这三种感情(追求)是什么样的呢?
作者首先肯定是:纯洁、无比强烈、支配 、激情
同时用比喻手法说"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作者把激情比作飓风,飓风是威力无穷的,它将作者肆意地吹来吹去,作者无力自主,这应该是指这三种激情无时无刻不在强烈冲击着他的内心世界,以致让他无比痛苦,所以作者才说"在深深的苦海上"、"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那么作者最终绝望了吗?
没有。作者选用了"濒临"一词这表明他一生受这三种激情的支配,痛苦,这三种激情是罗素人生痛苦绝望的源头,痛苦得几乎绝望,可他一生又从未停止过对它们的追求,而且把它们作为活着的唯一理由,那么大家就纳闷了,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接着阅读找答案--
3、首先看:罗素为什么渴望爱情?
它给人带来狂喜,解除孤寂,使人看到天堂的神秘缩影。
(1)带来狂喜:这是自然,在前段时间我们细细欣赏了《长亭送别》《梁祝》大家还记得那一见钟情的瞬间的情感体验吗?--当然是狂喜了!
(2)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深不可测的深渊。
句中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后边的语句解释前边的"孤寂"的感觉。--没有爱情滋润的感觉就像亲身经历过可怕孤寂而产生的战栗的感觉,处于这种可怕孤寂中的人,有时会感觉到除了自己,这世界好像再也没有其他生命,世界抛弃了他,或者是他抛弃了世界,自己走到了世界的尽头,似乎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沉在没有情感、没有温暖、没有希望的的无底深渊之中。而爱情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把这人从那世界的边缘、无底的深渊中解救出来,给他安慰,温暖,力量,勇气,希望。懂得了这孤寂之苦,自然就能明白爱情的给人的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