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十三)社科文阅读测试及应试对策
2009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十三)社科文阅读测试及应试对策第4页

求考生依据自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分析和综合,用自己的话来组织答案。虽然多用简答题来考查阅读能力已有6个年头了,但是,人们对这类题的答题规律似乎还不甚了然,有的考生甚至可以说不会做简答题。这里所说的答题技巧,并不是具体介绍某些题目的解答技巧,而是从宏观上说明做简答题应该遵循的一般规律。

1.阅读全部试题

这里所说的阅读全部试题,是指在读懂读通文章的基础上,把与这篇文章有关的试题作为一个整体放在一起读、一起研究。一般不要看一道题目,研究一通文章,形成一个答案。为什么强调阅读全部试题呢?第一,高考某一篇文章的阅读题并不是互不相干、互不联系、各自独立的个体,而是由分而总,由局部到全局的相对完整的测试系统。试题的这种布局要求把全部题目作为一个整体放在一起读,从而把握这一测试系统,了解测试重点及难点;第二,全部试题一齐读,把握这一测试系统后,再读文章时,就可以综合考虑所有题目涉及的文章的区间,同时考虑几道题的答案在文中的分布;第三,便于寻找各题的联系,在答题时获得重要启示。以1997年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节选)为例,第25题是这样的:"第3段中,作者提出'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他所说的'心',我们现在通常称之为 ;他所说的'体',不完全等于'体裁',应该是我们现在常说的 ......"第26题问:"文中的'两重械梏'分别指的是什么?"第28题问:"关于新文学的散文的'心',根据选文推断,下列说法中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把这三道题放在一起,不用多加分析就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第25题所说的"散文的心"和"散文的体",其实就是第26题"两重械梏"之所指。理解了这两道题,就不会在做28题时,把"散文应该突破这两重械梏"当做正确选项,因为其中包含着"体"。根据这三道题之间的联系,我们甚至可以说前面的题目有为后面题目的解答作铺垫的意思。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做完1999年《创造宣言》的第23题,正确回答了"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为获得这一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问题?"这两个问题之后,在做第24题时,就不会认为E项,即"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论述教育者需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是正确项。

2.把握试题指向

这里所说的"试题指向"固然包含着试题问什么,要求我们答什么,以什么形式作答之类的意思,这是显然的,但我们在这里强调的是这样三点:

第一,答案所在区间的指向。有些试题对答案在文中的位置或明或暗的指向,要注意把握。譬如1992年的第30题:"我国竹画从整体上看(不是指某个画家)有哪些主要特点?根据这段文字简要答出三点,有的可从文中找出句子改写。(不超过60字)"其中"根据这段文字"就指示我们,要依据全文内容作答,而不是依据某一局部或"某个画家"作答。1994年第30题:"在文艺风气的同一现象中,常常包含着相反的两个方面,例如传统有'不肯变'的一面,又有'不得变'的一面。文中第1段写了哪些这样的现象?"其中末句指示着答案应在第1段中寻找。但是,试题有时是声东击西的,不要误以为试题上写了某段,答案就在某段。譬如1996年第24题:"最后1段中,作者所说的'最有深度的音乐'是指那些 的音乐。"题目出在"最后1段",答案在第2自然段,必须留心。

第二、答案内容的指向。上文列举的1994年第30题中"例如传统有'不肯变'的一面,又有'不得不变'的一面",这是用举例法强调答案内容的指向。又如上引1997年第25题中,"他所说的'体',不完全等于'体裁"',这是用辨析法强调答案内容的指向,告诉我们本题的答案不能写成"体裁"。又如同年的第27题:"对于《古文辞类纂》,作者虽然没有完全否定,但也不是'感激涕零'的人,因为他对这部分的看法是 (不超过48字)"。其中"没有完全否定,但也并不是'感激涕零'的人"就已经暗示出作者对这部书的"看法",只要依据这种指向到文中去筛选材料,便不难获得正确答案。

第三,答案形成的指向。有一些试题,对答案如何形成有这样那样的指向,这也是应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