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高祖本纪 教案2
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高祖本纪 教案2第2页

1、刘邦出生:蛟龙俯身而出世,写出了刘邦的不凡。

2、平民刘邦:好酒及色、不事生产、壮志初现、诈称"贺千万"的无赖之举。

3、将帅刘邦:入关灭秦、楚汉相争、大败项羽。

4、帝王刘邦:氾水称帝、举杯噱父、高祖还乡、高祖之死。

三、阅读与探讨

在一系列的事件中,人物的形象得到充分地展示。在本文中,记叙了刘邦在不同的时间段的活动,请大家结合"阅读与探讨"第3题分组讨论在各个阶段刘邦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要求: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特点,用事实加以印证。)

1、有远见卓识。入关不如约称王树威望(以退为进);与民约法三章赢民心。(刘邦取胜之基)

2、智谋超人。突出的表现在军事才能上。与秦军大战蓝田前后,游说秦将、以利诱敌、设疑兵旗等计谋。

3、善于用人。在入关灭秦、楚汉相争、大败项羽等战争中,刘邦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善于将将。如垓下之战,使用韩信,充分展示其才干,大败项羽。

4、狡诈无赖。"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5、卑鄙残暴。未央宫戏弄老父亲,"阅读与探讨"的练习3中的"推坠儿女自逃命"及"则幸分我一杯羹"两个故事。

总结:帝王,天之子也。在他们身上,体现的都应是人世间的道德准则。但在司马迁的笔下,作为一代帝王刘邦,一个政治家的形象栩栩如生。而在展示一个政治家形象的同时,也写出"平民刘邦"的无赖、"将帅刘邦"的残暴、"帝王刘邦"的卑鄙等性格特征。刘邦被拂去神圣和灵异的光环,还之以凡夫俗子的本相。这就是"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写法。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我们从司马迁的身上看到,作为一名良史坚持真理、秉笔直书的精神和伟大的人格魅力。我们从中更能体会到在《报任安书》一文中那种忍辱践志的巨大动力。

四、写作手法: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馀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阅读这一段落,思考:这一情节在我们以前那篇课文学过?两者区别在哪儿?

明确:《鸿门宴》。在这篇文章中,情节写得非常具体,而且悬念迭生。在《高祖本纪》中,就简单叙述着一情节。

总结:这就是互见法。"互见法"是《史记》选取,安排材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史记》特别注意人物形象的统一性,为了既不伤害这种统一性,又能忠于史实,在一个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的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基本特点,而其他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就是苏洵所说的"本传晦之,而他传发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