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必修2 第八单元 单元综合提升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必修2 第八单元 单元综合提升 Word版含答案第3页



专题三 中国近现代以来社会生活的变迁

变迁 时间 历史背景 表现 第一次 鸦片战

争以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等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 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城市中的衣、食、住、行变化尤其明显 第二次 辛亥革

命以后 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带有民主平等色彩的服饰、称呼、婚丧礼仪逐渐推广 第三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 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改变,城市生活有了保障,但农民温饱问题未解决 第四次 改革开

放以后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切实关注民生,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深化理解 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变迁的影响及其认识

(1)影响

①政治上:有利于近代中国反封建制度变革的开展,推动了资产阶级社会改良和民主革命的进程。

②经济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③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推陈出新,既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增添文明科学内涵。

(2)认识

①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进步。

②受帝国主义影响和封建势力阻碍,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留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