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科版必修1 第3章第2节 氮的循环(第2课时) 教案(1)
2018-2019学年鲁科版必修1 第3章第2节 氮的循环(第2课时) 教案(1)第2页



1问题思考:

  (1)用上图装置完成喷泉实验的操作方法是什么?

  【提示】 挤压胶头滴管,打开止水夹。

  (2)根据实验现象可说明NH3具有哪些性质?

  【提示】 NH3极易溶于水,NH3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3)若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NH3的喷泉实验,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液体不能进入烧瓶。

  不能形成喷泉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操作可形成喷泉?

  【提示】 导管中存在一段空气使NH3与水不能接触溶解,因此不能形成喷泉。

  可使NH3受热膨胀,排出导管中空气,使NH3与水接触;或使NH3受冷收缩,使导管中的空气进入烧瓶,水与NH3接触,均可形成喷泉。操作方法有: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底部,在烧瓶底部淋一些热水,用冰袋包住烧瓶底部,在烧瓶底部淋少量酒精等。

三、[认知升华]

  1.喷泉实验的基本原理及装置

  (1)原理: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大,在短时间内产生足够的压强差,则打开活塞后,大气压将烧杯内的液体压入烧瓶中,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

  (2)装置。

  

  2.实验成功的关键

  (1)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烧瓶和气体必须是干燥的。

  (3)氨气充满整个烧瓶。

  3.两类常见喷泉的形成实验

  (1)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或易溶于水的气体(NH3、HCl、SO2等)与水可形成喷泉。

  (2)酸性气体(HCl、SO2、NO2、CO2、H2S等)与NaOH溶液也能形成喷泉。

四、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和铵盐

  1.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2NH4Cl+Ca(OH)2\s\up14(△(△)CaCl2+2H2O+2NH3↑。

  (2)收集:向下排空气法。

2.铵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