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四专题学案(1)(苏教版必修一)
语文:第四专题学案(1)(苏教版必修一)第4页

  亲身感受江南的冬景

  写作特点:(1)情景交融;(2)语言清新简洁

  2、《西地平线上》:文章共写了西地平线上的三次落日。第一次日落呈现在群山之巅,在苍茫的远方。第二次日落的背景是罗布淖尔荒原。第三次日落是在北疆的草原,这次不是直接写日落,而是借火烧云的景象间接地写落日及落日所导演的雄伟风景。

  写作特点:语言简约质朴,有一种雄浑苍劲之美。

  3、《赤壁赋》:这是一篇文赋,保留了传统赋体的对话特点,同时大量使用散句,行文挥洒自如,奔放豪迈;情、景、理水乳交融,景中含情,情中寓理;全文波澜起伏,由喜而悲,转悲为喜,但始终喜中含悲,悲中见喜,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全文的结构:首先点明与客泛舟赤壁下,描写江山风月的景色,是何等飘逸。接着,借萧声引起悲感,并引出客人的谈话,道出曹氏往事,指出人生易尽,不如江水明月的无穷,又是何等黯淡。继而,引出自己的看法,来回答客人,说明物我水月,皆无穷尽,且吾人可以共享山风明月的乐趣,又是何等超脱。结尾以痛饮酣睡收结,又是何等畅快。此篇行文,有如天马行空,空灵飘逸,笔端寄兴,如有神助。本文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贯穿全文的内在线索,这就是:"于是饮酒乐甚""托遗响于悲风""客喜而笑",也就是由乐而悲,由悲而喜。

  作者以旷达的胸怀和人生态度,蓄天地之灵气、化万物之精魂,感悟大自然所包含的生命的真谛,也同时表现了作者高远的情志。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不仅仅停留在客观对象的简单再现上,而且结合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升华为具有独创性的审美意象。

  4、《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游记首先记述了游西山以外山水的情况,然后重点写始得西山宴游的情况。写西山,突出了他形势高峻、气象雄远的特点。作者寄情于景,把自己的身世早育、思想情感与山水结合起来,表现了他寂寞惆怅、孤标傲世的情怀。

  写作特点:(1)描摹山水与言志抒情完美结合;(2)以群山衬托西山的描写手法,产生了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3)语言上,句式多变,语言精练。

  5、《寂寞》:文章1--6段主要是平白的叙述语言,静静地将作者的"寂寞"描述出来,第7、8两段则在前面平铺直叙的基础上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是对大自然热切的礼赞。

  写作特点:(1)描写景物细致入微;(2)心理刻画细腻、传神。

  6、《像山那样思考》:作者从一声寻常的"狼的嗥叫"写起,深入浅出地将自己的哲理呈现在读者面前;他提倡人类应该像山那样思考,处理好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文章第一段是对一声狼嚎的特写。接下来的一段写了鹿、郊狼、牧羊人、猎人对这声狼嚎的反应。第4至9段讲述狼被杀的命运,以及狼被消灭以后留下的生态恶果。

  (二) 重点语句赏析

  A、理解下列句子(例)

  1、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江南的冬天实在美得诗情画意,人到此境界,当可与自然合一,尘世的碌碌俗务,名利之心,纷争之意,更难立足于此,自然迷人,使人旷达洒脱,不计荣辱得失。)

  2、我并不比瓦尔登湖更寂寞。(从自然的角度来说,瓦尔登湖始终独处于这片森林中,大自然是寂寞的,瓦尔登湖也是寂寞的,而"我"基于人与自然平等关系的认识,把自己作为大自然的一员,自由来去,平等视物,就明显感到最富于自然性的才是最人性的,于是可以感到有许多"同类",许多"伴侣",因而并不寂寞,更不必瓦尔登湖寂寞。)

3、我并不比一朵毛蕊花或牧场上的一朵蒲公英寂寞;我不比一张豆叶,一枝酢浆草,或一只马蝇,或一只大黄蜂更孤独;我不比密尔溪,或一只风信鸡,或北极星,或南风更寂寞;我不比四月的雨或正月的融雪,或新屋中的第一只蜘蛛更孤独。(这组排比句出现在对景物的充分描写之后,深切表达了作者将自己看成大自然的普通一员,消除了自己作为人类的优越性之后的感受。这是对大自然的爱,也是对自然万物平等、和谐相处的追求,更是对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