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但愿人长久》教案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但愿人长久》教案第3页

学生思考、交流

4、师:于是,苏轼写下了一首小诗,它成了流传千古之作。让我们好好地来诵读一番。

(1)以各种形式吟诵

(2)思考: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古"查字典理解意思

"婵娟"通过课文后的注释来理解

我们在学习古诗时,对于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既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借助工具书来帮助我们理解。

(3)对照解释背诵

四、拓展延伸,扩大阅读

1、出示完整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学生诵读,配乐演唱。

2、师介绍苏轼以及苏轼的其它作品供学生课后阅读。

课后习题

我国早在古代就有秋分祭月的习俗。因为农历八月十五是月亮最亮的一天,慢慢地,人们就把祭月的习俗固定在了八月十五。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很多___________(měi lìdòng rén)的_____(chuán shuō)。我们最熟悉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其次是吴刚伐桂、白兔捣药。

千百年来,人们对月亮有过无数想象。如今,我们已经知道,月球上_____无嫦娥和吴刚,_____没有玉兔和桂树,那里是一个________(huāng liáng)寂寞的世界。

(1)看拼音写汉字。

(2)在短横线内填上关联词。

(3)填空。

①人们把中秋节定在农历八月十五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