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选取典型,讲述邓世昌指挥致远舰沉着应战,直至舰沉,壮烈殉国的英雄事迹)从他们身上你能学到哪些优秀的品质?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以邓世昌为首的广大官兵英勇抵抗、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抵御外辱、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之所在,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教师:(过渡)黄海海战,日军舰队受到重创。此时北洋舰队虽受损失,但主力尚存,仍有很强的作战实力。然而,清政府对待战争的态度如何?
学生: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许出海迎敌。
教师:战争还在继续,日本侵略的脚步正在一步步逼近,清政府妥协了会导致什么后果?
学生:日军肆意横行,无所顾忌,又相继占领辽东半岛,并夹击威海卫。
教师:日军占领旅顺时,制造了哪件十分恶劣的事情?
学生:(观看教材插图,感受日军凶残的本性)旅顺大屠杀。
教师:由于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导致中国第一大舰队--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北洋舰队全军覆灭不仅意味着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败局已定,而且也代表着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的夭折。它用惨痛的事实再一次的证明:一个不思进取、盲目自大、妄图通过割地、赔款、逃避而求和的国家是不会成功的。即使我们有邓世昌这样的爱将,也架不住清政府核心统治的腐朽。1895年春,清政府卖国求荣的丑恶面目再一次上演,与日本在马关签订《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失败而结束。
3.屈辱签约--《马关条约》
教师:李鸿章亲自赴日签署了《马关条约》,此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为什么说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学生:(讨论、整理、发言、记忆)
教师:(具体分析)
(1)割三地--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教师:我们具体分析一下这三地的位置:①台湾是中国沿海第一大岛,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遥遥相对,具有极重要的战争地位和经济价值。日本占据台湾后,不仅可以开发资源,又可以为进一步侵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创建基地,使台湾脱离祖国50年怀抱。②割让辽东半岛会直接威胁北京、天津地区的安全。
当时日本充其量只是个二线的国家,就得到如此多的好处,其他国家因之眼红,蠢蠢欲动。于是沙俄和法国、德国三国出面干涉,要求日本归还辽东半岛,荒唐的是我们要用自己的钱财去买自己的国土,清政府支付了3 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2)赔2亿--相当于中国当时全国财政收入3年的总和,这样无疑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清政府财政因之不堪重负,不得不大举借债,帝国主义国家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而日本把这批赔款的85%用于军费开支,借助这批赔款,日本迅速发展军事帝国主义,成为以后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力量。
(3)开四口--(引导学生回忆中英《南京条约》中开辟的通商口岸以及分布)《马关条约》中的四个地区都是处于中国最富裕的长江沿岸,特别是浙江和江苏省,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4)允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方面外国商品无需交纳进口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等也享受优待;而另一方面中国制造的工业品却要受苛捐杂税的层层剥削。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然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