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合作探究"冷雨""听雨"中蕴涵的丰富而深沉情感,领悟作者的乡愁情结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怀念和追思。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预习要求:
1、课前收集有关雨的诗句。
2、熟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语句和你有疑惑的地方。
3、思考: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从文中找出依据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直接出示课题《听听那冷雨》
师:雨是大家熟悉的自然现象之一。春雨绵绵、秋雨潇潇。雨落在地上,有时也落在人的心上,引人遐想,勾人情思。文人笔下的雨更是词句优美,意象多端。谁能来给大家吟几句关于雨的诗句?请2-3位学生回答。教师幻灯展示以下诗句: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归纳:心喜而雨润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归纳:心乐而雨酥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归纳:心苦而雨寒
蒋捷《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归纳:雨作为抒情物象贯穿一生一世
过渡:何时暖,何时寒?--心暖时暖,心寒时寒。
(前三首可能学生会讲到,教师只是强调一下,蒋捷的词是为了和课文的呼应。)
二、解题
(再次呈现课题)师:当你面对"听听那冷雨"这个题目时,会获得哪些信息?会产生哪些疑问?(请1-2位学生回答)
信息:内心凄凉、乡愁等。疑问:他是怎么"听雨"的?听到了什么?为什么选择"听雨",而不是看雨或思雨呢?为什么选择"雨",而不选择风或雪?为什么"雨"的前面加了"冷"?......
过渡:同学们对这篇文章有太多的问题,这是一篇值得大家静下心来细细阅读的文章。
三、意象探究
师:这节课我们不妨来探究一个问题,也许它会带动其他问题的解决。究竟作者为什么要选"雨"作为情感的寄托,而不选风或雪?从中又寄托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自由朗读课文1-4节,从文中找出依据来。【PP3展示问题】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淋淋漓漓、淅淅沥沥的潇潇冷雨中去探求答案吧。
学生自读文章。圈划文中的关键词或语句。
预设:1、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追问:想到了什么?)
2、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十五年,一切